泛酸、胃病隱隱作痛、容易餓肚子……不少人發現,原先一向正常的胃腸道最近頻頻“罷工”。專家提醒,現在冬季,正是胃病多發與復發時節。由於胃腸道對寒冷的刺激非常敏感,如果防護不當,就會引發胃腸道疾病或使老胃病加重。
鄭先生患有輕度的慢性萎縮性胃炎,進行中藥調理後,胃腸道一直相安無事。但前幾天,他卻發現胃病又犯了,而且比以前更為嚴重。經醫師詢問得知,他僅僅是在某天早上出門忘了加衣服,晚上回家就發現胃病泛酸、疼痛。他頗為疑惑:難道“深藏不露”的胃腸道也對冷空氣如此敏感?對此,醫生分析認為,由於在冬季,氣溫驟然變冷,而胃腸道也如溫度計一樣,對溫度非常敏感,當人體受到冷空氣刺激後,胃部就會大量分泌胃酸,使胃的血管發生痙攣,供血減少,當胃腸道受到反復刺激,就會容易引起胃病以及胃病復發;同時,由於秋冬時,人們的食欲旺盛,使胃和十二指腸的負擔加重,也容易導致胃病發生。有統計表明,秋冬季的胃病發病率幾乎占了全年的一半,並且胃潰瘍病並發症的發生率明顯增加。研究表明,潰瘍病合並上消化道出血的好發時間為10、11、12月份。
醫生介紹,最近在中醫門診中,來看胃病的病人較前期明顯增加,可占總門診量的20%~30%,其中以中青年患者為主。主要表現為胃脘部的冷痛,空虛,似饑欲食,食入則覺胃部隱痛,泛酸。主要原因多為應酬增多,壓力加大;或因天氣轉冷,胃口大開,飲食過度;或為取暖,頻繁火鍋燒烤,加以飲冰啤酒引起。中醫認為是素體脾虛,外受寒邪,胃氣不和所致。所以,“保胃”的前提就要保暖。
此外,在生活上,還要注意吃飯少吃多餐、定時定量,多吃清淡、溫熱食物,少吃辛辣、油膩、生冷等刺激性的食物;在中醫食療方面,可以適當食用砂仁豬肚煲、糯米大棗粥、生姜羊肉湯等補虛溫中的食物;在心理上,要保持愉快、積極樂觀的心態,避免焦慮、緊張、憂傷等不良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