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病康復網 >> 胃病百科 >> 胃病預防 >> 事業不成 腸胃也“落井下石”

事業不成 腸胃也“落井下石”

  “在消化科,與心理因素相關的疾病占本系統所有疾病的40%以上,近年來有逐步上升趨勢。

  “在消化內科門診,經常可以遇到一些因種種消化道不適(如納差、腹脹、腹瀉等)反復就診但查無異常的病人。但若仔細分析,便不難發現:在這些病人中,心理因素占了很大比重。”

  生活實例:事業不成,腸胃也“落井下石”

  金先生今年35歲,是一家廣告公司的策劃總監,平時工作非常忙。

  在他看來,創作靈感是越多越好,吃飯則可有可無。

  時間久了,胃病便找上門來了。

  前年冬天,他去醫院做了胃鏡,診斷為淺表性胃炎,吃了些藥以後,胃病就沒再犯過。

  可最近幾個月,金先生的胃病又犯了,吃點東西就覺得脹,有時還會惡心、想吐。

  他上網查了些有關胃病的資料,誰知越看越覺得自己的症狀像胃癌,連忙去醫院檢查,做胃鏡、查B超、驗血……能做的檢查全做了一遍,均未發現異常,用了些藥,也不見好。

  “我明明這麼不舒服,怎麼會查不出病來呢?莫非是我得了絕症,醫生瞞著我吧?我一定是沒救了!”金先生越想越覺得自己的猜測有道理,便不再繼續看病,整天窩在家裡,班不上,飯吃不下,當他被家人強行拉去徐教授那兒看病的時候,已經虛弱得連路都走不動了。

  從病人家屬提供的病史和病人無助、無望的表情中,徐教授察覺到了隱藏在胃病背後的東西。

  撇開病情不談,徐教授和金先生拉起了家常。

  慢慢地,金先生向徐教授吐露了心聲:三個月前,他所在的公司人員大調動,他的職位被一個有“後台”的年輕人搶占,突然毫無緣由地被降為普通職員,巨大的心理落差令他感到難以承受,不但覺得沒臉見人,而且心有不甘。

  漸漸地,他的胃病又犯了,且日益加重。

  去醫院看病,明明有病,卻偏偏看不出個所以然,用藥又沒效果。

  前途沒了,身體也完了,人生似乎已經沒有意義了……

  “你的病可以治!只要你按我說的做。”徐教授的話就像是一針強心劑,讓金先生看到了希望。

  其實,金先生患的是以消化不良為表現的抑郁症,給予抗抑郁治療四周後,他的情緒大有改善,胃口也漸漸好起來。

  專家感言

  消化系統的運動和分泌功能易受內外環境刺激及情緒因素的影響。

  當人處於焦慮、緊張時,胃液分泌增加,胃酸和胃蛋白酶增多,會破壞胃黏膜屏障,引起黏膜損傷;當人處於憂郁、沮喪、悲傷時,胃血流量、胃酸分泌均減少,胃運動減弱,長時間停留在胃內的酸性食物也會損傷胃黏膜。

  國內外大量研究認為,有消化道症狀者,在排除消化系統器質性疾病後,應考慮是否為精神因素(抑郁/焦慮)引起的功能性胃腸病。

  抑郁/焦慮狀態可引起體內某些激素分泌改變及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導致腹脹、腹痛、惡心、嘔吐、反酸、嗳氣、早飽、食欲減退、排便不暢、腹瀉等不適。

Copyright © 胃病康復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