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病康復網 >> 胃病百科 >> 胃病症狀 >> 返酸 >> 肚子痛 胃反酸 打響胃腸保衛戰

肚子痛 胃反酸 打響胃腸保衛戰

  民間有句老話“十人九胃病”,這句話的意思是:十個人中就有九個是胃病。現實生活中雖然不像那句老話中所說的那樣,有那麼多胃病患者,但隨著生活壓力的增大,飲食不規律情況的增多,胃腸疾病患者日漸增加。據專家介紹,我國人群中慢性胃炎的發病率高達60%以上,發病高峰年齡為31~50歲,男性發病多於女性,最常見的是慢性淺表性胃炎和萎縮性胃炎。慢性胃炎的最大危害是,久而久之有可能發展成胃癌。預防和治療胃腸疾病,一方面要合理調節飲食,另一方面,要合理用藥才能達到預防和治療的目的。肚子痛,胃反酸,打響胃腸保衛戰。

  精神緊張、過度疲勞易致胃反酸

  胃酸是人體所必須的一種元素,人體食物的消化都是要借助胃酸的幫助,可是,事物都有其兩面性,如果胃酸過多,就會損害我們的身體,損害我們的胃,劉寒松院長說。當精神緊張、過度疲勞、情緒不佳時,大腦皮質功能紊亂,不能很好地管轄胃酸分泌的神經,從而會促使胃酸分泌增多。除了精神因素導致胃酸分泌增多以外,進餐不定時,經常食用零食,也可能會刺激胃酸增加;另外如果吃得太飽,也會刺激胃窦引起胃酸分泌增多。所以應該調節好日常作息,不暴飲暴食,規律飲食,當心情壓抑或者精神緊張時,可以選擇去戶外散心或聽聽輕音樂來調節心情。記住,好心情也是胃腸健康的基礎啊!

  疼痛有別 潰瘍部位不同

  劉院長告訴大豫健康,通常人們總是把“胃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統稱為“胃病”或潰瘍病,主要是它們臨床表現極其相似。其實胃潰瘍與十二指腸潰瘍是兩種不同的病,它們的臨床表現還是有所不同的。

  (1)疼痛部位:

  胃潰瘍疼痛多位於劍突下正中或偏左,而十二指腸潰瘍的疼痛多位於上腹正中或略偏右。

  (2)疼痛規律:

  胃潰瘍疼痛多於餐後半小時至2小時出現,持續1~2小時,在下次進餐前疼痛已消失,即所謂“餐後痛”。而十二指腸潰瘍疼痛多於餐後3~4小時出現,持續至下次進餐,進食後疼痛可減輕或緩解,故叫“空腹痛”,有的也可在夜間出現疼痛,又叫“夜間痛。”

  喝酒不但傷肝更傷胃

  劉院長提醒:喝酒不但傷肝更傷胃,飲酒後酒精儲存在胃裡,對胃黏膜造成直接傷害。

  對於酒精對胃損害的研究最早在1833年,美國外科醫師Beaumont對因槍傷而造成胃簍的患者通過瘘管觀察發現,過量飲酒後,胃黏膜出現充血性片狀紅斑,糜爛和炎性滲出。 劉院長講解到:酒精的化學成分是乙醇,人們飲酒後,乙醇首先在胃內儲留,與胃十二指腸黏膜直接接觸。正常的胃黏膜表層上皮細胞和胃小凹清晰可見,分布很均勻,酒精能導致黏液變薄,粘膜上皮細胞壞死脫落,微血管內皮損傷、栓塞,組織缺血血氧壞死,從而引起胃黏膜糜爛或潰瘍形成。

  合理用藥 抑酸保護胃黏膜

  據劉院長介紹,現在治療胃腸疾病的主要方法是抑酸保護胃黏膜。一些藥物可在胃黏膜表面形成保護膜,使之與有害物隔離,或可吸附有害物,或可加強胃黏膜保護屏障,或加速修復過程。比如:硫糖鋁被稱為“多功能保護傘”,可以在餐前及睡前服用。常用還有枸椽酸铋鉀、果膠铋。但要注意服藥時不得同時食用牛奶等高蛋白飲食和抗酸劑,以免減弱療效。對於高胃酸患者可以用奧美拉唑、蘭索拉唑等抑酸藥。

  發現以下症狀應及時就醫

  上腹部脹痛、隱痛、空腹痛、夜間痛、餐後痛;上腹飽脹,空腹時較舒適、飯後不適,常因冷食、進食硬物、酸辣或其它刺激性食物,引起症狀或使症狀加重;厭食、消化不良、長期便秘、腹瀉、食欲不振;有嗳氣、吞酸、惡心、口臭、嘔吐、反酸、泛口水;經常感覺胸悶、上腹部有燒灼感(燒心);消瘦、貧血、頭暈、乏力、失眠;排黑便、血便、大便變成柏油色、暗黑色或咳血;臍周疼痛、下腹疼痛、腹瀉伴有腹部包塊者;長期反復發作的慢性消化道疾病。

Copyright © 胃病康復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