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酸倒流”,是指胃酸從胃倒流入食道甚至咽喉的病症。過去醫學界認為,這是歐美西方國家才普遍可見的胃腸疾病,估計大約就有44%美國人有過此病症。然而,隨著生活西化,生活緊張度的增加,近20年來,這種疾病在國人中的發生率已有不斷上升的趨勢。
精神緊張 胃也緊張
現代醫學證明,快節奏的生活方式,生活與工作上的困擾或意外,都可造成人們精神上的緊張,長時間精神緊張,會導致胃病的發生,人的精神緊張刺激會通過大腦皮質擴散到邊緣系統,影響植物神經系統,引起胃功能紊亂,胃酸分泌增多,胃蛋白酶過多,而胃血管收縮,幽門痙攣,排洩障礙,造成胃的自我消化,常誘發胃潰瘍及慢性胃炎的發生,甚至還有一些人以吸咽、酗酒、喝濃茶等方法來緩解這緊張的氛圍,更是加重了對胃的損傷,往往會出現反復發作的上腹部隱痛、嗳氣、泛酸、燒心、腹脹、食欲減退、消瘦、乏力、貧血、腹瀉等症狀,其中泛酸也就是胃酸倒流了。這就是所謂的“精神緊張胃也緊張”,胃一緊張就會出毛病。強烈的精神刺激,還可引起應激性潰瘍的發生。
食無定餐 “閥門”失靈
當我們吃東西的時候,食物先從嘴,經食道往下移,然後進入胃。食物經由食道一路下去,在要進入胃的時候,會通過食道與胃之間的一道單向的“閥門”,這就是食道下端括約肌。在正常情況下,當我們吞咽時,這片肌肉就會松弛,閥門口就會打開。在食物進入胃裡後,肌肉閥門又會收縮關閉起來,阻止食物倒流。當食無定餐,時饑時飽,活門操作不當,功能失調;或某些疾病的原因,影響了食道下端括約肌的調節和功能時,食道下端括約肌無法正常運作,就會產生胃酸倒流,使得胃裡的食物和胃酸逆流進食道裡去,甚至倒流到口腔或咽喉。久之,在胃酸的腐蝕刺激下,食道就會發生病變。
睡前進食惹來禍端
醫學界普遍認為,近年來患胃酸倒流的病人之所以不斷增多,除了人們的生活越來越緊張忙碌、飲食不定時外,晚飯吃得太遲或是常吃夜宵,也是其重要的原因。有一些職業由於工作時間的關系,往往回家後很晚才吃飯,飯後不到兩小時就上床睡覺,結果導致胃酸倒流。有些人習慣於過夜生活,或是白天睡覺晚上工作,玩累了,工作學習累了,肚子餓了,就吃夜宵,吃完後飽著肚子就倒頭大睡。結果一方面因仰臥在床上,胃酸容易倒流,另一方面因飲食時鐘節律被打亂,胃的調節和內分泌功能失調,時間一久,胃及食道就會生病。
防重於治,莫讓胃酸倒流
胃酸倒流,剛開始時常常不會有明顯的症狀,隨著倒流的胃酸對食道腐蝕和刺激的加重,就會引起返流性食道的病變,就會出現反復發作的嗳氣、泛酸、燒心、腹脹、胸口灼熱疼痛等食道炎症狀。嚴重者可發生食道潰瘍、出血,甚至形成食道下端狹窄,導致吞咽困難或發生癌變。有研究顯示,那些經常胃痛或是胃酸倒流的人,罹患食道腺癌的幾率會比一般人高得多。改變生活習慣,防治胃酸倒流,是預防返流性食道病變的關鍵。
合理安排工作和休閒,消除精神緊張因素。在快節奏的生活方式下,要合理地安排好工作和休閒,工作之余,可聽聽音樂、看看喜劇影視片、讀讀幽默書刊;可逛逛公園、郊游野餐、超市購物;可養養魚、種種花、做做家務;可邀三五知己侃侃大山聊聊天。這樣,就能緩解和消除工作生活中的緊張,松弛身心,維護大腦和內髒生理機能的正常運轉,避免和減少因緊張所帶來的病痛和煩惱。
生活規律,按時定量就餐,維護“活門”的功能。按時起居,維護肌體生物鐘的正常節律。飲食規律,合理營養,不過飽不過饑,定時定量是重點,少吃或不吃宵夜,吃完飯不應馬上工作或劇烈運動;睡覺前兩小時不要吃東西,睡覺時墊高頭部,以防胃酸反流;避免劇烈運動和不要做軀體前傾動作;消除引起腹壓增高的因素,如劇咳、惡心嘔吐、嚴重呃逆(打嗝)、哮喘、便秘時屏氣用力排便等。
避免食物刺激,保護好你的胃。忌食冰凍和過熱飲食,飲食物溫度要適中;忌食吃多量味精、酸辣及過鹹的食物。飲食以清淡為主,味重會刺激胃酸分泌;忌食吃太葷、太油和煎炸的食物。飲食以易消化食物為主,肉類炒煮要熟,蔬菜不要半生;並少吃刺激性食物(濃茶、咖啡、酒及辣椒、咖喱等),不吃過燙食物和進食過快。
適時抗酸治療,消除胃酸遺患。適時使用有效藥物,抑制胃酸分泌,舒解反胃的症狀。可選服某些抗酸藥物,以鹼化胃液和降低胃酸分泌,從而能減少對食管的刺激;可應用胃動力藥,使胃蠕動增強、胃排空增速。還可應用氨基甲酰甲基膽鹼,以增加食管下端括約肌張力,減少胃酸反流;可用烏賊骨8錢、象貝母2錢,共研細末,每次服2錢,食前溫開水送服,每日用2-3次。連服半月至一個月,也可取得制酸止痛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