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病康復網 >> 胃病百科 >> 胃病症狀 >> 其它胃病症狀 >> 胃切除後營養不良 您了解嗎

胃切除後營養不良 您了解嗎

  【概述】

  胃切除術後可引起胃腸的解剖生理改變和營養吸收障礙,而產生腹瀉、消瘦、貧血和維生素缺乏等一系列臨床表現,稱為胃切除後營養不良(postgastrectomymalnutrition)。

  【病因】

  1.由於迷走神經切斷術使胰腺的迷走神經支配受損,引起胰腺的外分泌功能障礙。

  2.在胃內未經充分混和及稀釋的高滲性食糜過多過快地進入小腸,促使小腸分泌過多和腸蠕動過快,其結果使食糜因經腸時間過短,而影響消化吸收。

  3.食物不經正常途徑進入小腸,以致膽汁、胰液和腸液不能協調地分泌和有效地促進消化和吸收,維生素D及鈣鹽吸收隨之發生障礙。

  4.畢氏Ⅱ式術後的輸入袢可發生排空不良和淤滯,以致細菌繁殖過多,發生盲袢袢合征和脂肪瀉。

  5.胃切除術後胃容量減小,稍進食即有飽感,或則病人因餐後綜合征而懼食,因而進食減少,攝入熱量不足。

  6.由於胃酸過低、胃排空過快或胃空腸吻合術後含鐵食物繞過鐵質吸收的主要場所十二指腸,因而可致鐵吸收不良。

  7.由於胃切除術和膽汁反流性胃炎而致內因子缺乏,可引起維生素B12和葉酸的吸收不良。

  【臨床表現】

  胃切除後營養不良主要表現為吸收不良綜合征、貧血和代謝性骨病。

  1.吸收不良綜合征表現為體重減輕,腹瀉及維生素缺乏等。體重減輕在胃手術後頗為常見。有人估計約1/3的胃部分切除術者術後體重減輕,尤以畢氏Ⅱ式術後者為甚。腹瀉多發生於清晨或餐後,一般不伴腹痛。脂肪瀉亦常見。胃切除術後脂肪瀉的發生率約10%,較嚴重的占1%~2%。亦以畢氏Ⅱ式手術後者為多。維生素吸收障礙的表現尤以B族維生素缺乏所致的周圍神經炎、口角炎等為常見。

  2.貧血主要類型為鐵缺乏所致的低色素性小細胞性貧血。亦可有因維生素B12和/或葉酸缺乏所致的巨幼紅細胞性貧血。貧血在胃部分切除病例中的發生率約1/3~1/2。

  3.代謝性胃病由維生素D及鈣的攝入和吸收障礙而引起。表現為腰背痛、多數性骨關節痛。嚴重者可致骨骼畸形、跛行、病理性骨折等。

  【診斷說明】

  根據病史和症狀,吸收不良綜合征不難診斷。血清鐵、血漿維生素B12與葉酸的測定對胃切除後的貧血有診斷價值。血清鈣、磷的降低、尿鈣排出量的減少、血清鹼性磷酸酶活力增高結合骨骼X攝片見骨質疏松、骨皮質變薄等,代謝性骨病可獲確診。不典型病例可作骨活檢以助診斷。

  【治療說明】

  胃切除後吸收不良綜合征者應給予高熱量、易消化的營養物質,並注意B族維生素的補充。若有傾倒綜合征應予相應的治療。鼓勵病人進食,進食困難者可予胃腸外營養支持。酌用抗生素以控制腸腔內細菌的生長,應用抗膽鹼能藥物可減少小腸蠕動的速度,皆有利於吸收不良綜合征的改善。

  缺鐵與缺少維生素B12或葉酸引起的貧血自應通過胃腸道外的途徑予以補充。

  胃切除後的代謝性骨病在給予維生素D與鈣劑的同時應予蛋白同化激素以促進蛋白質的合成。多予乳制品攝入亦多有裨益。

  (實習編輯:陳占利)

Copyright © 胃病康復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