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病康復網 >> 胃病百科 >> 胃病症狀 >> 消化不良 >> 消化不良或源於盲目進補

消化不良或源於盲目進補

  秦阿姨一到天冷就手腳冰涼,她始終相信“藥補不如食補”。於是,每次降溫之後,她就開始在家裡自行進補。除了在湯裡加些黃芪外,當氣溫降至冰點時,她索性用每天吃一只人參枸杞全雞來代替日常的米飯。雖然營養是夠了,但久而久之,她開始出現經常性的腹脹、腹痛等消化不良症狀。到醫院檢查後才發現,原來是因為進補不恰當導致消化不良。

  高蛋白高脂食品補多反無益

  很多醫院的消化科醫生一到冬天就忙個不停,各種消化系統疾病以及消化性潰瘍疾病的發病率明顯增多。冬季寒冷影響胃腸道的蠕動功能,此時容易出現消化系統不適,往往表現為消化不良、腹脹、腹痛,這些都是由環境因素引起並導致的胃腸道功能紊亂。在冬季胃腸功能不佳的同時,一些不恰當的進補,比如:過度進食高蛋白或高脂肪的食品,會導致消化不良。

  滋補佳品阿膠的使用也要小心,阿膠性滋膩,容易引起消化不良的症狀。如果脾胃功能受阻,再好的藥物人體也無法消受。因此,服用阿膠,尤其是脾胃功能不足者,最好配以調理脾胃的藥,這樣能促進阿膠的消化吸收,效果自然倍增。

  如果是病後胃腸功能低下者,可先喝一段時間的桂圓紅棗粥。即使胃腸功能正常的人,也應在進補時加些行氣消脹的陳皮、薏米之類,以免進補肉食阻塞氣機,出現腹脹少食現象。

  專家提醒,即使在冬季,可以適當進補,但還是要講究辨證調理,對症進補。最好先咨詢一下有資質的專業中醫師或營養師,有針對性的科學進補。

  冬季正確進補四個小貼士

  一切進補都與人體的消化吸收有關。消化吸收與人體的脾胃有著密切的關系。那麼,如何才能更好地進補和促進消化吸收呢?請看以下四個小貼士。

  1.少辛增酸

  所謂少辛,是指要少吃一些辛味的食物,這是因為肺屬金,通氣於秋冬,肺氣盛於秋冬。少吃辛味,是要防肺氣太盛。中醫認為,金克木,即肺氣太盛可損傷肝的功能,故在秋冬天要“增酸”,以增加肝髒的功能,抵御過剩肺氣之侵入。根據中醫營養學這一原則,在秋冬季這六節氣期間一定要少吃一些辛味的蔥、姜、韭、蒜、椒等辛味之品,而要多吃一些酸味的水果和蔬菜。

  2.甘淡滋潤

  冬季六節氣飲食應當以甘淡滋潤為宜。可多吃些具有潤肺潤燥的新鮮瓜果蔬菜,水果如:梨、柿、柑橘、香蕉等;果蔬則可多食胡蘿卜、冬瓜、銀耳等以及豆類及豆制品,還有食用菌類、海帶、紫菜等,經科學加工,做出色、香、味俱全的美味佳肴。也可制成佐餐或飲料食用,如蜜煎銀耳、各種新鮮果蔬汁液等。或加工制作成羹粉湯粥,如香菇豆腐湯、扁豆粥、藕粉羹等,既有營養,又能潤燥。且瓜果蔬菜中含有的豐富水分、維生素、纖維等,對預防秋冬季六節氣期間最易出現的口鼻目干、皮膚粗糙、大便秘結等現象大有裨益。

  3.早上喝粥

  提倡在秋冬季六節氣每天早晨吃粥,尤其是初秋冬時節,不少地方仍然是濕熱交蒸,以致脾胃內需,抵抗力下降,這時若能吃些溫食,特別是喝些藥粥對身體很有好處,其原因是作為藥膳重要成分的粳米或糯米,均有極好的健脾胃、補中氣的功能,前人對此頗多贊譽。在秋冬季六節氣,目前較為推崇的粥有甘蔗粥、玉竹粥、沙參粥、黃精粥等。

  4.平衡營養

  只有食物的多樣化才能提供給人體全面的營養。如谷類,主要供給熱能和維生素B1;豆及豆制品,主要供給植物蛋白質;蔬菜水果,主要供給維生素C,無機鹽和食物纖維等。秋冬季更應注意飲食中食物的多樣性,營養的平衡,才能補充夏季因氣候炎熱、食欲下降而導致的營養不足,特別應多吃耐嚼、富於纖維的食物。

     冬季進補,最怕虛不受補。冬季進補方法因人而異,先了解自己的體質,再加以進補,不會補出消化不良、膽囊炎等消化疾病,這才是最有益於人體健康的方式。

Copyright © 胃病康復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