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病康復網 >> 胃病百科 >> 胃病症狀 >> 消化不良 >> 如何治療非潰瘍性消化不良

如何治療非潰瘍性消化不良

  非潰瘍性消化不良是一種功能性胃病,此病過去在臨床上常被診斷為慢性胃炎、胃神經官能症、胃腸道植物神經功能紊亂、胃功能性消化不良、神經性嘔吐或胃痙攣等。近年來,我國消化內科學界對此病使用了“非潰瘍性消化不良”這一診斷用語,其目的之一是為了求得病名的統一,避免出現病名混亂的現象;其次是為了與國際上的診斷名稱接軌,以便於進行學術交流。

  據北京和上海兩市的流行病學調查顯示,非潰瘍性消化不良患者在人群中的比例約為10%,該病和“腸易激綜合征”(另一種功能性腸病)兩種病患者的總數,約占醫院胃腸病就診人數的2/3,這足以說明該病是一種常見病和多發病。

  非潰瘍性消化不良患者主要有間歇性或持續性上腹部隱痛和不適、惡心、嘔吐、反酸水、燒心、嗳氣、打嗝、餐後腹脹和排氣等症狀,但對其進行胃鏡、上消化道鋇劑造影和肝膽胰b超、ct等檢查時,其胃腸和其他髒器並未發現能引起上述症狀的器質性病變。也就是說,該病患者的臨床特點是患者的主觀症狀較多,而不具有實質性病變。

  目前,非潰瘍性消化不良的發病原因尚不十分清楚,但可能與以下因素有關:①胃的運動功能發生障礙:人體胃的運動是指胃壁平滑肌的舒張和收縮活動,它是胃對食物進行容納、研磨、消化和傳輸的動力。如果胃的運動功能發生了障礙,食物在胃內滯留的時間便會延長,這就必然導致患者出現消化不良的症狀。②精神因素:研究表明,多數非潰瘍性消化不良患者都存在焦躁、抑郁、疑慮(疑病症)等不良心理。少數患者還會出現失眠、精神緊張、說話誇張等神經症狀。該病患者常把自己的病情形容得非常嚴重和痛苦,似乎有不堪設想的後果,並因此而終日憂心忡忡、悶悶不樂。精神因素可以通過自主神經系統影響到一個人胃腸道的運動、分泌及供血,最終導致非潰瘍性消化不良的發生。

  由於非潰瘍性消化不良的發生與上述因素有關,故該病患者在治療時應根據自身的病情采取以下綜合性的治療措施:

1 2 下一頁

Copyright © 胃病康復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