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表性胃炎是最常見的慢性胃部炎症,是指炎症累及胃粘膜的淺層,但也可累及深層。淺表性胃炎可分為輕度、中度和重度。炎性細胞浸潤僅限於胃粘膜的上1/3者為輕度,炎性細胞超過粘膜的1/3,但不超過全層的2/3者為中度;炎症細胞浸潤達全層者為重度。淺表性胃炎在胃鏡下的表現有:粘膜充血、水腫、呈花斑狀紅白相間的改變,且以紅為主,或呈麻疹樣表現,有灰白或黃白色分泌物附著,有時粘膜上可有局限性糜爛和出血點。胃小凹之間的固有膜內有炎性細胞浸潤為特征,炎症細胞主要是漿細胞、淋巴細胞,偶有嗜酸細胞。固有膜常見水腫、充血、甚至灶性出血。胃腺體正常。沒有破壞或腺體減少,有時可見糜爛,即固有膜壞死(病變不涉及粘膜肌)。表層上皮細胞變扁平,其排列常不規則。
慢性淺表性胃炎缺乏特異性症狀,症狀的輕重與胃粘膜的病變程度並非一致。大多數病人常無症狀或有程度不同的消化不良症狀如上腹隱痛、食欲減退、餐後飽脹、反酸等。個別病人伴粘膜糜爛者上腹痛較明顯,並可有出血。
有些患者常感到上腹飽脹不適、嗳氣,經多所醫院及多次胃鏡檢查均診斷為“淺表性胃炎”,長期服用多種中西藥並無顯著療效,醫藥費卻花了不少。類似的病人並不少見。其實在這類患者中有不少人伴有失眠、焦慮、煩躁、心慌、疑病等神經精神症狀,有些病人總是疑慮自己患有胃癌而到處求醫,反復要求做胃鏡檢查。
許多胃病之所以久治不愈是因為同時伴有胃腸神經官能症,只要治療好了胃腸神經官能症(即調順胃腸的植物神經系統功能),其它胃病就會自然康復!
胃腸神經官能症是一種由於大腦皮層功能紊亂(即支配胃腸的植物神經系統功能失調)所引起的胃或腸的功能性疾病,是一種全身性疾病。植物神經系統功能失調常由各種精神因素的作用所致,如精神過度緊張、長期失眠、某種思想矛盾長期未能得到解決、意外不幸等等。青壯年多見,女性多於男性。主要表現為胃腸道的分泌與運動功能失調,常常伴有胃痛、腹脹、口苦、口臭、失眠、早瀉、多屁、精神煥散、心悸、胸悶、健忘、頭痛等全身性神經官能症狀。
需要說明的是:不是所有的患者都有所有的症狀,有的患者只有其中一種或幾種。胃腸神經官能症是功能性疾病,儀器檢查不出,容易被很多醫生和患者忽視,國內目前還沒有治療胃腸神經官能症比較好的藥物,但美國產weceen卻是這種疾病的特效藥,3-7天症狀完全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