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庭按摩治療胃炎
按穴法:病人取仰臥位。家屬用拇指或中指掌面用力,緊貼皮膚,按壓中脘、氣海、天樞穴以及足三裡穴。每天按壓約半分鐘,要逐漸用力,以病人略感酸脹、沉麻為宜。
摩額法:病人取仰臥位。家屬用兩手拇指掌面置於額正中,自內向外反復輕快摩動約2分鐘。然後兩手掌根相對合力,分別置於眉梢與外眼角之間向後一寸凹陷處太陽穴和額部,反復運摩約2分鐘。
提拿法:病人取仰臥位。家屬兩手拇指和其余四指置於病人腹下跌,對應鉗形用力,一拿一放,要求連貫柔和,勁力適度,一般以拿提時病人感覺酸脹、微痛,放松後感覺舒服的強度為宜,反復提拿5-7次。
按穴法:病人取仰臥位。家屬用拇指或中指掌面用力,緊貼皮膚,按壓中脘、氣海、天樞穴以及足三裡穴。每天按壓約半分鐘,要逐漸用力,以病人略感酸脹、沉麻為宜。
捏脊法:病人取俯臥位,裸露脊背,放松肌肉。其家屬兩手自然屈曲成虛拳狀,拇指伸張在拳眼上,食指和中指橫抵在病人尾骨上,雙手交替沿督脈循行線向病人頸部方向推進,隨推隨捏,推至第7頸椎為止,如此反復3遍。在推捏中,每推捏三下就向後上方提一下,若聽到“得啦”的清脆響聲,證明提捏得法。該法有助於調節骯髒功能。
足部按摩:在雙腳大腳趾下方第一骨頭下方的凹陷處。請注意左腳按摩方向是由外往內,右腳按摩方向是由內往外。
二、艾灸療法
1、慢性胃炎
[取穴]中脘、胃俞、脾俞、足三裡、梁門。
[用法]采用艾條溫和灸法施灸。每天治療1次.每次約5—10分鐘、以皮膚潮紅為度。
溫和灸:施灸時將艾條的一端點燃對准應灸的腧穴或患處,約距皮膚2—3厘米左右,徐徐薰烤,使患者局部有溫熱而無灼痛感為宜,—般每處灸5—7分鐘,至皮膚出現紅暈為度。對於昏厥、局部知覺遲鈍以及小兒患者,醫者可將中、食兩指分張,置於施灸部位的兩側,這樣就可以通過醫者手指的感覺來測知患者局部的受熱程度,而隨時調節施灸的距離,以免燙傷。
注意事項
(1)艾條灸療法雖屬灸法—類,但其施灸時遠離皮膚,因此即使在顏面、五官、大血管處,也可酌情使用本療法,故臨床上使用范圍較廣。
(2)施灸時要注意避免燃燒後的殘灰掉落在皮膚上而導致燙傷。
(3)對—些皮膚感覺遲鈍的患者以及小兒患者,治療過程中要不時用手指置於施灸部位,以測知患者局部的受熱程度,便於隨時調節施灸的距離,避免燙傷。
2、急性胃炎
如果胃炎合並腸炎,出現腹瀉的症狀,可以采用這種方法。
穴位:神阙 天樞 關元穴 操作步驟:將1塊0.3厘米厚姜片置於神厥穴,取艾炷隔姜灸5-7壯;再取大艾炷灸天樞、關元穴5-7壯,或用小艾住灸20-30壯。
三、拔罐療法
1、胃氣壅滯
病狀:胃脘脹痛,食後加重,嗳氣,有酸腐氣味,或有明顯傷食病史,或有感受外邪病史,或有怕冷、怕熱、肢體困重等感覺。
療法:
(1)選上脘、中脘、下脘、天樞、內關、足三裡穴。
(2)定位 上脘:在上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上
中脘:在上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上4寸,仰臥位,在上腹部,前正中線上,臍中與胸劍聯合部(心窩上邊)的中點為取穴部位。
下脘:在上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上2寸。
天樞:在腹中部,距臍中2寸。
內關:在前臂掌側,當曲澤與大陵的連線上,腕橫紋上2寸,掌長肌肌腱與桡側腕屈肌肌腱之間。
足三裡:在小腿前外側,當犢鼻下3寸,距胫骨前緣1橫指(中指)(站位,用同側手張開虎口圍住髌骨上外緣,余4指向下,中指尖處為取穴部位。
(3)拔罐方法 單純拔罐法,各穴留罐十分鐘到一刻鐘。
2、肝胃氣滯
病狀:胃脘脹痛,連及兩脅,疼痛攻撐走竄,可因情志變化而加重,伴有善太息,不思飲食,精神抑郁,夜寐不安。
療法:
(1)選穴於肝俞、期門、中脘、足三裡。
(2)定位
肝俞:在背部,當第9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由平雙肩胛骨下角之椎骨(第7胸椎),往下推2個椎骨,即第9胸椎棘突下緣,旁開約2橫指(食、中指)處為取穴部位。
期門:在胸部,當乳頭直下,第6肋間隙,前正中線旁開4寸(男性可取任意體位,女性取臥位,乳頭直下,往下數兩根肋骨處為取穴部位。
中脘:見前。
足三裡:見前。
(3)拔罐方法:單純拔罐法,留罐10分鐘,隔日1次。
相關專題
小疾病大麻煩第28期:胃病胃痛自治不求人!
相關推薦
胃炎飲食原則:吃冷吃辣並不會加重病情
急慢性胃炎非處方藥自治大揭秘
39健康網(www.39.net)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