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病康復網 >> 胃炎 >> 慢性胃炎 >> 慢性胃炎治療 >> 慢性胃炎不愈五宗“罪”

慢性胃炎不愈五宗“罪”

  如今,許多人因為工作勞累、飲食不當、精神緊張而患上了慢性胃炎。調查顯示:我國慢性胃炎的發病率高達60%以上。按病變部位不同,可分為胃體炎、胃窦炎和全胃炎,常見的胃炎類型有淺表性胃炎、糜爛性胃炎、出血性胃炎和萎縮性胃炎。許多患者常抱怨胃病治不好,屢治屢犯。實際上,慢性胃炎並不難治,只要堅持正規治療,可以基本痊愈。

  胃炎不愈五宗“罪”

  1 不把胃炎當回事。一些人因為工作所需,常常飲食不節、大量飲酒,不僅脂肪肝找上門,胃病也纏上身。即便已經受到醫生的警告,他們也常因主觀不願意或者客觀不允許,依然“我行我素”。症狀較輕的時候置之不理,症狀嚴重的時候吞幾粒藥片,病自然好不了。

  2 胃炎治不好,不如不治。由於慢性胃炎常因飲食不當、情緒不良或過度勞累而誘發、加重或復發。許多患者以為胃炎反復發作就是治不好,不如不治。實際上,只要平時注意飲食和精神調養,注意休息,胃病是可以治愈的--症狀消失,基本無復發。只有那些久拖不治或長期治療不當的慢性胃炎才不好治。

  3 擔心會癌變。部分慢性胃炎患者,特別是已經轉化為慢性萎縮性胃炎的老年患者,常擔心胃炎會發展成胃癌。大量流行病學資料顯示:長期高鹽飲食,食用霉變、煙熏或腌制食物會增加胃癌發生的概率,抽煙、酗酒是導致胃炎慢性化的“幫凶”。慢性胃炎患者只要在正規治療的前提下,避免這些不利因素,發生胃癌的可能性很小。另一方面,因過分擔心癌變而產生焦慮等不良情緒,對胃炎的康復也很不利。

  4 隨意濫用藥。一些患者受廣告誘導,以為中藥副作用小,便隨意用藥。其實,中藥只能暫時緩解症狀,無法解決根本問題。如果有明顯的炎症,出現腹脹、暖氣、反酸、胃痛等症狀,還是應該到正規醫院,接受有針對性的治療。另外,有症狀者也無需長期服藥治療,症狀明顯好轉或消失一段時間後,可以在醫生指導下減藥或停藥。

  5 養胃方法不當。很多人以為,睡前暍牛奶可以養胃。事實並非如此,對反流性食管炎患者而言,這更是大忌。牛奶中的蛋白、脂肪和糖,會導致胃酸分泌增加。長此以往,容易損傷胃黏膜,並加重反流。實際上,養胃的關鍵在於養成良好的生活、飲食習慣。

  治療胃炎並不難

  胃鏡檢查發現,慢性淺表性胃炎占慢性胃炎的50%~85%,發病高峰年齡為31~50歲。大多數患者缺乏臨床症狀,部分患者可有上腹部悶脹、暖氣、反酸,食欲減退等消化不良症狀。此病經正規治療多能痊愈。

  慢性萎縮性胃炎約占慢性胃炎的20%,多見於中老年人。症狀與慢性淺表性胃炎相似,少數患者可有消瘦、貧血等表現。絕大多數患者經治療後可以康復,癌變率約為1%。早期發現癌變的最好方法是每3~6個月復查一次胃鏡。有條件者,可同時抽血檢查血腫瘤標記物。

  慢性糜爛性胃炎常與淺表性或萎縮性胃炎等伴發,亦可單獨發生。由於胃黏膜的再生能力很強,故糜爛性胃炎並不難愈合,但較易復發。為避免復發。除正規治療外,患者還需重視日常生活調養。

  慢性出血性胃炎較少見,多在急性胃黏膜損傷(如藥物、烈酒刺激)後發生,也有部分是因為患者凝血功能不良所致。

  以上各種慢性胃炎采用抗幽門螺桿菌、保護胃黏膜、增強胃動力及止痛等對症治療,均可獲得較好療效。

  胃病尚需“七分養”

  戒煙忌酒 過量吸煙會導致幽門括約肌功能紊亂,引起膽汁反流。使胃黏膜受損,並影響冑黏膜細胞的修復與再生。酒精可破壞胃黏膜屏障,引起黏膜充血、水腫和糜爛。

  放松心情 緊張、焦慮、急躁等不良情緒容易使胃酸分泌增加,是慢性胃炎促發因素,應予避免。遇事不怒,心情舒暢,對胃炎的長期康復極有好處。

  謹慎用藥 在慢性胃炎活動期,應避免服用阿司匹林、對乙酰氨基酚、保泰松、四環素、紅霉素、潑尼松等容易損傷胃黏膜的藥物。

  調節飲食 進食軟的、容易消化的食物,應細嚼慢咽。避免進食粗糙、過熱、過冷食物,忌進食過快,忌過饑或過飽,少吃腌制、煙熏食物。

Copyright © 胃病康復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