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胃病,大約有八九成的人都患過或患有此類疾病。胃病是各種胃的功能性、器質性病變的總稱,包括慢性淺表性胃炎、慢性萎縮性胃炎、糜爛性胃炎和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以及其他各種情況的疾病。胃病患者經常遭受胃痛、胃脹、燒心、反酸、惡心、嘔吐、嗳氣、食欲不振等各種症狀的困擾。對於胃病能否喝牛奶這一問題,一直眾說紛纭。有說牛奶可以養胃、治療胃病,也有說胃病喝牛奶會產生不利影響。究竟哪種說法正確呢?不同的胃病患者,喝牛奶各有哪些宜忌呢?在胃病發作期和穩定期,對牛奶的禁忌是否相同呢?讓我們來聽聽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六人民醫院營養科主任葛聲對這些問題的解答。
萎縮性胃炎:萎縮性胃炎患者往往容易胃酸缺乏。牛奶中所含的蛋白質及鈣可以刺激胃酸的分泌。因此,可以喝牛奶。
淺表性胃炎:淺表性胃炎患者胃酸往往正常或過多。可以少量喝一些牛奶。或者將牛奶與米湯混合後一起喝。
消化性潰瘍:不適合大量喝牛奶,否則會刺激胃酸分泌過多,引起疼痛。現已證明,牛奶刺激胃酸分泌的作用比起本身可中和胃酸的作用更強。盡管缺乏一定的科學依據,但是不少學者仍然認為牛奶與清淡飲食有益於消化性潰瘍的治療。但是,牛奶並不是治療消化性潰瘍的特異性治療方法,即不能依靠喝牛奶治療胃潰瘍。因此,病情穩定期可以少量喝一點低脂牛奶,也最好與稀飯、米湯等混合後一起食用。胃、食管反流性疾病:返流的膽汁不但對胃粘膜有侵蝕作用,而且能刺激胃窦部G細胞釋放胃泌素,使胃酸分泌增多。發病期不宜喝牛奶,病情穩定期可以少量喝牛奶,不適合大量飲用。
功能性消化不良:牛奶易消化吸收,可以補充蛋白質,因此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可以喝牛奶。但是,喝酸奶效果會更好,更易於消化吸收。
當胃病在發病期時,對牛奶的宜忌也是需要注意的。葛主任解釋說,牛奶中乳糖含量較高,但必須在消化道乳糖酸作用下分解為半乳糖和葡萄糖後才能被人體吸收。如果乳糖酸缺乏,飲用牛奶後就會引起腹痛、腹瀉。如果不是乳糖不耐受的患者,可以少量喝牛奶,胃脹、腹瀉時喝酸牛奶更合適。因為,酸奶中的大部分乳糖被分解成乳酸,可減輕乳糖不耐受的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