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病康復網 >> 胃炎 >> 胃炎常識 >> 慢性萎縮性胃炎是怎麼回事?

慢性萎縮性胃炎是怎麼回事?

    慢性萎縮性胃炎多由淺表性胃炎發展而來,1973年stricklandt等主要根據病變的好發部位和血清中壁細胞抗體存在與否將萎縮性胃炎分為a型(胃體胃炎)和b型(胃窦胃炎)。

    a型萎縮性胃炎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抗原是胃底腺壁細胞的一種成分,患者血中能檢出抗壁細胞抗體,自身抗體不斷地破壞壁細胞而使胃粘膜發炎並逐漸萎縮,病變主要在壁細胞多的胃體部。由於壁細胞被破壞,使內因子生成減少,所以患者多伴有惡性貧血,這種胃炎在我國並不多見。

    b型萎縮性胃炎是由各種刺激物長期損傷胃粘膜所致,某些藥物(如水楊酸類) 、過度吸煙、酗酒、飲食過熱等,尤其是含膽汁、胰液的十二指腸內容物返入胃是引起b型萎縮性胃炎的主要原因,所以b型萎縮性胃炎的病變多在胃窦部,我國所見的慢性萎縮性胃炎大多屬此型。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幽門螺旋桿菌作為慢性胃炎的病因受到關注,且認為與萎縮性胃炎的進展有關。

    慢性萎縮性胃炎在胃鏡下主要表現為:

    (1)失去正常粘膜的橘紅色,代之為蒼白色,且色調不均勻;

    (2)粘膜呈現明顯的紅白相間,有較大片的蒼白區;

    (3)粘膜皺襞細小,甚至平坦,反光度增強,粘膜下血管暴露;

    (4)有時可見散在不規則的顆粒或結節,為增生性改變;

    (5)雜以淺表糜爛或出血。

    以上表現常呈局灶性分布,其周圍粘膜常有淺表性胃炎的改變。

    慢性萎縮性胃炎,發病率較高,患慢性萎縮性胃炎10年以上約有8%左右可發展為胃癌,比沒有胃炎的人發病率高20倍,所以長期患慢性萎縮性胃炎的高齡患者應定時復查,密切注意其發展。
Copyright © 胃病康復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