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病康復網 >> 胃炎 >> 胃炎常識 >> 什麼是慢性胃炎,人們對慢性胃炎的認識歷程如何?

什麼是慢性胃炎,人們對慢性胃炎的認識歷程如何?

    慢性胃炎是指不同病因引起的慢性胃粘膜炎性病變或萎縮性病變。其病理變化多局限於粘膜層,病變實質主要是:胃粘膜上皮遭受反復損害後,由於粘膜特異的再生能力以致粘膜發生改變,且最終導致不可逆的固有腺體的萎縮,甚至消失。慢性胃炎是消化系統最常見的疾病,約占門診接受胃鏡檢查病人的80%~90%。臨床發病男性多於女性,且隨年齡的增長本病的發病率呈上升的趨勢。

    慢性胃炎缺乏特異性症狀和體征,且症狀輕重與胃鏡所見的病變程度往往不一致。大多數病人毫無症狀,如有症狀多表現為飯後飽脹、嗳氣、食欲減退、惡心、上腹部疼痛不適,或消瘦、貧血、舌炎、腹瀉等。

    慢性胃炎,按病因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種。繼發性胃炎指繼發於胃的疾病,如手術後胃炎。原發性胃炎一般分為淺表性、萎縮性和肥厚性三種,因肥厚性胃炎未被組織活檢所證實,有待於商榷,故慢性胃炎主要指淺表性胃炎和萎縮性胃炎。隨著胃鏡及組織活檢術的廣泛應用和普及,人們對慢性胃炎的認識和研究將不斷深入。

    人們對慢性胃炎的認識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在胃鏡發明以前,人們對慢性胃炎的認識處於主觀臆斷階段。據schindler的記載,“慢性胃炎是stahl於1728年首先提出的,但對其診斷始終存在分歧,特別在1830年cruveilhier發現胃潰瘍之後,對於上腹部疼痛的病人,常診斷為潰瘍病或胃神經官能症而不診斷胃炎。直至1932年,schindler用可屈胃鏡能較好地直接觀察胃粘膜的變化,又能用手術胃鏡取粘膜活組織檢查以後,對胃炎的診斷才提高了一步。schindler把慢性胃炎分為原發性與繼發性兩類,原發性胃炎又分為淺表性、萎縮性及肥厚性三種。1949年wood用盲目胃粘膜活檢法作了大量工作,將胃炎分為淺表性、萎縮性及胃萎縮。1958年纖維胃鏡問世,對胃炎的診斷更加有利,不但可以細致地進行觀察,而且可以在直視下進行粘膜活檢。1973年,whitehead從病理角度,按部位、程度、活動性及有無化生分類較為合理;strickband等主張以病變部位結合血清壁細胞抗體陽性檢測結果作為依據,將慢性萎縮性胃炎分為a型(胃體炎,壁細胞抗體陽性)和b型(胃窦炎,壁細胞抗體陰性)。1983 年,澳大利亞學者warren和marshall首次從胃粘膜組織中分離出幽門螺旋桿菌(helicobacte r pylori,hp),並提出該菌可能是慢性胃炎的病原菌,進一步豐富了慢性胃炎的“致病說”。1990年,在第九屆世界胃腸病學術大會上,misiewicz等提出了悉尼系統——一種新的胃炎分類法,把病因、相關病原、組織學(包括hp)及內鏡均納入診斷,從而使胃炎的分類及診斷更為完整全面。
Copyright © 胃病康復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