萎縮性胃炎的病因病機十分復雜,目前雖然尚未完全明確,但經研究認為與以下因素有關:
1.免疫:
免疫系統是保證人體健康的衛士。萎縮性胃炎何以發生惡變,研究證實,在其血液、胃液、唾液中均可檢出Ig內因子抗體,陽性率達80%~90%。究其原因,當胃黏膜損傷後,其黏膜結構發生異常改變,形成自身抗體或遺傳等因素導致的機體免疫穩定性異常,抑制T細胞功能缺陷,身體反應性B細胞消失,從而產生自身抗體。自身抗體原是壁細胞的微粒體成分,與自身抗體形成免疫復合體,引起壁細胞損害,受損的壁細胞又成為抗原進一步損害壁細胞,從而使胃體產生彌漫型病變,最終形成胃黏膜萎縮,腺體消失,胃壁變薄,呈現一片萎縮荒蕪的病理改變。
2.遺傳:
在萎縮性胃炎與胃癌患者的親屬中,萎縮性胃炎發病明顯增高,說明萎縮性胃炎的發生與家族遺傳相關,有血緣關系的發病率比對照組高出20倍,應引起足夠的重視。
3.飲食:
不良的飲食習慣是導致胃脾病最重要的原因。人生來就吃五谷雜糧,當今之人無所不食,因此怪病、疑難病也就多起來了。慢性胃炎就是因為飲食不節,長期習慣進食油膩辛辣,過冷與過熱,不潔與粗糙,濃茶與咖啡,烈酒與泡菜,大量吸煙,長期服用易導致胃黏膜損傷的藥物等,首先使胃深受其害,由此可形成淺表性胃炎。由於慢性胃炎時好時壞,尤其病發又無任何症狀表現,患者往往忽視治療,則容易演變成萎縮性胃炎。也就是說本病一般都從淺表性胃炎發展而來,也可兩者並存,但有的是隱襲性,至發現時即已成為萎縮性。
4.幽門螺桿菌:
我國在世界上屬幽門螺桿菌(HP)高感染率和胃癌高發病率的國家,HP在11C尿素呼氣測試和胃鏡檢查慢性胃炎、胃潰瘍、十二指腸球部潰瘍得出率分別為63暢6%,71暢9%和73暢1%,其中胃黏膜有慢性活動性炎症者HP檢出率高於90%。
經過家庭聚集性研究提示HP通過密切接觸的人與人傳播途徑,並有口對口傳播的可能。且通過胃鏡調查胃癌高、低發區足以顯示,由HP起動的慢性胃炎向胃癌發展的漫長過程是一個多階段變化的過程,並受到細菌、宿主、環境等因素的共同作用。可見HP就像消化道裡的幽靈,出入無常,難以捉摸。HP破壞胃黏膜屏障,粘附、定居於黏膜下層,它不僅使上皮細胞直接與胃攻擊因素接觸而形成胃炎,且該細菌同時產生尿素酶等作用,產生局部免疫反應,從而引發和加重萎縮性胃炎。研究得出的結論是HP感染-慢性胃炎-胃黏膜萎縮-腸化-異型增生-胃癌的規律。
5.膽汁反流:
膽汁反流與胃滯留是由於幽門括約肌功能障礙或胃大部切除後幽門缺損,或胃手術後幽門受損,十二指腸潰瘍愈合後或修補後攣縮變形等造成膽汁長期大量反流,反流留於胃,破壞並改變胃內環境,使胃黏膜刺激受損。
6.胃酸缺乏:
由於慢性胃炎病理性改變,導致胃的功能低下,胃酸分泌較少,胃的內環境失調,細菌易於在胃內繁殖生存,所產生的毒素損傷胃黏膜引起淺表性胃炎,若失診誤治,進一步發展成為萎縮性胃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