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潰瘍是胃病中的多發疾病,一旦發病,患者會有食不下咽的現象,甚至會因為吃下去的食物而導致劇烈疼痛。可以說是相當折磨人的一種病。因此在日常飲食中,胃潰瘍患者就應該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以改善胃潰瘍帶來的不適。
1、定時進餐。正常情況下,胃潰瘍患者也和普通人一樣一日三餐進食,但到了發病的時候,每日可進餐5到6次,可使胃酸的溶度減小,等到症狀得到控制後,就要改回一日三餐的進餐習慣。
2、對食物多加咀嚼。咀嚼可以增加唾液分泌,而唾液又有中和胃酸的作用。所以胃潰瘍患者平時吃飯不要狼吞虎咽,而應充分咀嚼。
3、飲食不宜過飽。飲食過飽會導致胃窦部擴張,使胃泌素分泌增加,胃酸分泌增加。
4、飲食要注意營養搭配。小麥、玉米、雜糧等對胃粘膜有營養作用,應鼓勵病人食用。面片、玉米粥、豆漿、蛋類、肉類、菠菜、小白菜、油萊等食物容易消化,且中和胃酸的能力強,對胃粘膜沒有機械性刺激,宜於食用。
而有些食物對胃粘膜有物理的(如熱茶)、化學的(如泡菜)損傷作用,故胃潰瘍病人應禁食油煎、油炸食品、辣椒、芥末、醋、濃茶、濃咖啡、肉湯、酒類及過熱、過甜的食品。
5、餐間不要吃零食。餐間吃零食會讓胃不斷受到刺激而增加胃酸的分泌和胃的蠕動。但是可以每隔1小時飲用牛奶或奶油一次,因為牛奶中富含前列腺素,前列腺素有明顯的抑制胃酸分泌的作用,對胃粘膜又有保護作用。若有乳糖不耐受症患者,可以不喝牛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