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救護車急速駛入急診室門口,抬下一位老大爺,面色蒼白.大汗淋漓,胸前沾滿了暗紅色血漬,護送他的是一位老大娘,她邊哭邊喊:“醫生‘快救救我的老伴。“在醫生的勸導下,她安靜了下來,講述起老伴的發病經過。老大爺今年70歲,平素身體挺不錯,只是關節有點痛,不定期服用了消炎痛等藥物,心髒、肝髒和胃腸道統統沒有病。一小時前,他突然感到頭暈、眼花、惡心,接著大口大口地吐出約一大碗暗紅色血液,大便也呈深咖啡色。這時老大娘慌了手腳,幸虧隔壁的一位鄰居幫她打了120,叫來了救護車急送醫院。
醫生經過初步檢查後,確定老大爺患有消化道出血,但要找出出血原因,還需要作胃鏡檢查。在征得老大娘同意後,當病人經過輸液、止血藥物等治療,病情基本穩定.醫生作了急症胃鏡檢查,發現病人胃體部有一個3.5厘米x30厘米大小的巨大潰瘍,邊緣規則,底部有一破裂的動脈尚在噴血。醫生隨即進行了及時治療,止住了出血。10天後老大爺大便轉黃,胃體組織活檢的病理報告提示良性消化性潰瘍。老大娘心中一塊石頭總算落了地,但心中總有一團疑雲:老伴從來沒有胃病,為什麼會突然發生消化道出血,而且潰瘍這麼大?今後應該如何預防呢?半個月後老大爺即將出院。出院前,老伴特地向醫生問個究竟.醫生覺得這些問題提得好,耐心地作了回答。其實,老大爺的病情非常集中地反映了老年性消化性漬瘍的特點:
1.老年性消化性潰瘍以初發、急性潰瘍為多,其中有相當一部分病人與服用消炎痛、激素等藥物有關。
2.老年人患胃潰瘍多於十二指腸球部潰瘍,而中青年患十二指腸球部潰瘍多於胃潰瘍。
3.老年性消化性潰瘍病人中以巨大潰瘍較多,所謂巨大潰瘍是指十二指腸球部潰瘍的面積大於或等於2.0厘米x2.0厘米,胃潰瘍的面積大於或等於3.O厘米x3.O厘米。
4.老年人患消化性潰瘍,常常無典型的臨床表現。所謂典型表現是具有“三性”,即慢性(病程長)、周期性(症狀常在季節交替、氣候轉變時發作)、節律性(與飲食、饑餓等因素有關)的上腹部疼痛或不適。但在60歲以上的消化性潰瘍病人中,具有上述典型表現的只占20%—40%,有時即使有症狀也很不典型。這可能與老年人神經反應遲鈍,痛阈比較高,疼痛反應不明顯有關。
5.由於老年性消化性潰瘍症狀不典型,不突出,故常常不引起病人的重視,當出現嚴重並發症時才來醫院就診。60—64歲病人中出現並發症者約占30%,而75-79歲病人出現並發症可增加到75%。其中最常見的並發症為消化道出血,大約半數病人有黑便而不伴嘔血,隨著年齡的增加,出血發生率增高,出血量也增大,而且出血難以控制。有40%左右的病人有反復出血。另一常見的並發症為潰瘍穿孔‘其發生率比青年人高出2-3倍。老年病人由於神經反應遲鈍、痛阈較高,穿孔後腹膜刺激症狀仍不典型,故不能及時去醫院就診,往往發展到彌漫性腹膜炎甚至感染性休克時才去醫院就診,故死亡率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