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性胃潰瘍是一種比較難根治的腸胃疾病,那麼如何用飲食來調理呢?下面介紹幾款菜品,品嘗美味的同時還能治療胃潰瘍。
1.烏賊骨散:
[原料]烏賊骨適量。
[制法]將烏賊骨研末即可。
[功效]補益脾胃。適宜胃脘痛,症見嘔吐酸水者。
[服法]5~10 g/次,3次/d,7~10日為1個療程,可用1~3個療程。
2.砂仁肚條:
[原料]砂仁末3~5 g,豬肚100 g。胡椒粉、味精、食鹽各1~3 g,花椒3~5 g,生姜5~10 g。蔥白10~15 g,豬油、紹興酒各30~50 g,生澱粉10~20 g。
[制法]先將豬肚下沸水鍋,焯透,然後撈出,刮去內膜。再將鍋中加入清湯,放入豬肚,下姜、蔥、花椒煮熟。撈起豬肚,待冷後,切成肚條。將原湯500 g燒開,下入肚條、砂仁末、胡椒粉、紹興酒、豬油,加味精調味,用生澱粉炒勻,起鍋裝盤即可,待溫服食。
[功效]補益脾胃。適宜脾胃虛寒證。
[服法]1劑/d,分3次服,7日為1個療程,可用1~3個療程。
3.白及粥:
[原料]糯米50~100 g,白及10~15 g,紅棗5~10枚,蜂蜜適量。
[制法]先將白及曬干,研為細末備用。再將糯米、紅棗、蜂蜜加水煮成粥,調白及粉入粥中,改文火稍煮片刻,待粥稠即可,待溫服食。
[功效]補益脾胃。適宜胃、十二指腸潰瘍出血。
[服法]2次/d,溫熱服,5~10日為1個療程,可用1~3個療程。
4.佛手茶:
隙料]鮮佛手10~15 g(干品3~6 g)。
[制法]開水沖泡即可,待溫服食。
[功效]疏肝理氣,和胃止痛。適宜肝胃不和證。
[服法]1劑/d,代茶飲,連服5~7日。
5.梅花粥:
[原料]粳米30~50 g,梅花3~5 g,白糖適量。
[制法]先將粳米、白糖加水煮成粥,再放入梅花,文火稍煮成稠粥即可,待溫服食。
[功效]疏肝理氣,和胃止痛。適宜肝胃不和證。
[服法]每日早、晚各溫服1次,3~5日為1個療程,可用1~3個療程。
6.吳茱萸粥:
[原料]吳茱萸1~3 g,粳米30~50 g,蔥白少許。
[制法]將吳茱萸焙干,研為末。粳米煮粥,熟後加吳茱萸末與蔥白和勻即可,待溫服食。
[功效]疏肝理氣,和胃止痛。適宜肝胃不和證。
[服法]3次/d,空腹食之,3~5日為1個療程,可用1~3個療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