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早期餐後症狀群(亦稱傾倒綜合征)。主要臨床表現為稍食後即飽感,以後即發生上腹部飽滿不適、惡心、嘔吐,嘔吐物中含有膽汁,病人自覺平臥後因為胃內容物進入小腸減慢而症狀減輕。進流質飲食時易發。發作時同時伴有心悸、出汗、眩暈、乏力和血壓降低。該病的發生機制為:由於腸管膨脹,自主神經反射性的反應以及腸壁釋出的5—經色胺、血管活性膿的作用所致;也與細胞外液滲入腸腔引起血容量降低有關。預防措施:手術中吻合口的大小要適宜,以4厘米寬度較合適。進食後如有症狀應平臥,盡量進食高營養且易消化的固體食物。
(2)後期餐後症狀群(亦稱後期傾倒綜合征)。發生在進食如一1印分鐘後(早期症狀群發生在餐後扣分鐘之內)。主要表現為心悸、無力、大汗淋漓、神志模糊等。其機制與低血糖有關:0小腸快速大量地吸收碳水化合物,使胰島反應性分泌過多的胰島素;⑦糖類很快從胃排空大量進入腸道,使抑胃肪分泌過多,刺激胰島分泌,但高脂肪飲食無此類症狀群發生。預防措施:減慢胃的排空和飲食的調節。
(3)膽汁反流性胃炎。具體機理和臨床表現及防治參見本書有關問答。
(4)吸收不良。食物通過快,不僅食物在胃腸道內消化時間不夠,且胰膽消化液進人小腸的量和比例亦降低,影響了消化吸收。
(5)體重減輕。與吸收不良所致的營養不足有關,以脂肪吸收不良為主,也和前面所述的g—期餐後症狀群有關,稍食即飽,限制了食入量,是某些病人體重減輕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