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癌是原發於食管的癌瘤,主要包括鱗癌、腺癌、未分化小細胞癌、癌肉瘤等。但在實際診治中,凡發生於食管胃粘膜交界部的癌如屬鱗癌則歸入食管癌,如屬腺癌則歸入贲門癌。中國食管癌死亡率居世界首位,其次是美洲的波多黎各,還有新加坡、智利。羅馬尼亞死亡率最低。
傳統醫學對食管癌的認識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醫學典藉《黃帝內經》,以後醫家也指出“過飲滾酒,多成膈證”,“年高者有之”。西方醫藉記載最早在公元2世紀。1745年食管惡性梗阻病人的症狀被詳細做了描述。傳統醫學對食管癌的治療積有豐富的經驗,除藥物療法外,還有針灸、氣功、藥膳等療法。這些方法,療效穩定,不良反應少,在緩解症狀,提高生存質量等方面都有較大的優勢。
食管癌在傳統醫學中稱謂不一。在中國傳統醫學中,中醫學稱之為“噎膈”“反胃”、“關格”“征積”等,蒙醫學稱之為“食管納裡病”。下面分別介紹這兩種醫學對食管癌病機的解釋:
1.中國中醫學
中醫學對食管癌的認識淵遠流長,自公元前2世紀成書的《黃帝內經》首次記載本病之後,歷代醫家從不同側面對本病的認識和治法作了進一步的探索和補充,形成了一套較為完整的辨證體系。綜合歷代醫家的認識,都認為本病的發生多因憂思郁怒,情志不遂,七情郁結;或嗜酒無度,恣食辛香燥熱等物,損傷脾胃,造成氣滯食凝,積聚成塊;或高年衰老,正氣志虛,正不勝邪,瘤邪乘虛侵入而成。正中《景岳全書·噎膈》所言:“噎膈一證,必以憂愁思慮,積勞積郁,或酒色過度,損傷而成”。清朝醫家徐靈胎在評《臨證指南醫案·噎膈》時指出:“噎膈之證,必有瘀血、頑痰、逆氣,阻隔胃氣。”其病理機制,不下以下五個方面:
(1)氣滯:情志失調,憂思郁怒,或飽食不節、寒熱不適,引起氣機郁滯,氣不布津,津液聚而為痰、痰氣交阻食管而成。
(2)血瘀:情志失調,氣機郁滯,引起血行不暢,氣滯血瘀,痰濕不化,痰凝交結,積聚而成。
(3)痰凝:情志郁怒,飲信不節,損傷脾胃,水濕不化,聚濕為痰,,或嗜酒無度,喜好肥甘,釀成痰濁,痰凝信管,結成腫塊。
(4)熱毒:酒色過度,七情所傷,誤服辛燥藥,俱令津血虧虛,相火漸熾,日久成毒、灼傷食管而成。
(5)正虛:先天禀賦不足,或氣務偉,高年衰老,陰陽不和,水火失調,正不勝邪,瘤邪乘虛侵入而成。
2.中國蒙醫學
蒙醫學認為長期的情志憂郁,久飲苦澀、濃茶,酗酒和吸煙均為本病發病之重要因素。19世紀末著成的《蒙醫藥選編》一書中對納裡病灶的形成作了如下記述:“食道阻塞不通的原因是食道中贅生疣狀物所致。如果病程遷延日久,則有飲食點滴不進而導致死亡之虞。主要發病於春秋之季,如不及時加以治療,速則七個月,遲則八個月多趨死亡。幼嬰兒及壯年人罹患該病者寥若晨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