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發現,高鹽飲食的攝入與胃癌的發生有密切關系。據資料顯示,世界范圍內腫瘤引起死亡的病例中,胃癌占第2位。我國每年也約有16萬人因胃病而死亡,在日本情況則更為嚴重。一項流行病學調查顯示,同為日本籍的海外移民,如果改變從前吃醬湯、泡菜等高鹽食物的生活習慣,則胃癌的發生率大幅下降,反之下降則較小,說明飲食習慣對胃癌的發生有著重要作用。
另外,科學家通過動物實驗和人體疾病研究發現,隨著鹽的攝入量增加,胃炎、消化道潰瘍、胃癌的發病率也會隨之提高。這是因為人體食用過量的高鹽食物以後,食鹽的高滲透對胃黏膜會造成直接損害,使胃黏膜發生廣泛性彌漫性充血、水腫、糜爛、潰瘍、壞死和出血等一系列病理改變。高鹽食物還能使胃酸分泌減少,抑制前列腺素E的合成。前列腺素E具有提高胃黏膜抵抗力的作用,如果其合成減少,就使胃黏膜易受各種攻擊因子攻擊而損傷,發生胃部病變。同樣高鹽食物中還含有大量的硝酸鹽,它在胃內被還原菌轉變為亞硝酸鹽,然後與食物中的胺結合成亞硝酸胺,具有極強的致癌性。
晚飯吃得晚胃癌風險高
忙碌了一整天,晚上和朋友一起吃夜宵是很多人的習慣。但日本科學家最近的一項研究發現,經常吃夜宵或晚飯吃得太晚,都會增加胃的負擔,長期下去會增加患胃癌的風險。日本東京大學的栗田英男教授領導了這項研究。
他們調查了30―40歲胃癌患者患病前的生活飲食習慣,發現他們大都有吃夜宵的習慣,其中晚餐時間無規律者占38.4%。栗田英男分析,吃夜宵對胃的傷害非常大,因為胃黏膜上皮細胞的壽命很短,約2―3天就要再生一次。而這一再生過程,一般是在夜間胃腸道休息時進行的。如果經常在夜間進餐,胃黏膜就不能得到及時修復。另外,晚上吃的食物留在胃裡,會促進胃液大量分泌,對胃黏膜造成刺激,導致抵抗力減弱,出現潰瘍。如果常吃一些油炸、燒烤、臘制食品,裡面的致癌物質會進一步傷害胃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