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指胃十二指腸的內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燒心、反酸、胸痛等一系列症狀,並可致食管炎、反流物還可進入諸如咽喉部、肺等器官,引起多種疾病。有資料顯示。西方國家發病率較高,約有7%的成人每日有1次反流,15%的成人至少每月1次。我國缺乏系統的流行病學資料,據不完全統計發病率約為5。8%-9。4%,約占消化道門診患者的10%。前不久,阿斯利康制藥有限公司和搜狐網健康頻道聯合公布了一項名為“品‘胃’健康人生”的全國網絡調查報告。收集到的10830張有效問卷顯示,有七成以上被訪者的生活質量受到胃反酸、燒心等胃食管反流病症狀影響。與此形成強烈反差的是,近六成被訪者從未聽說過胃食管反流病,並且在明顯具有該疾病症狀的人群中,主動就醫的人更是少之又少。為此記者就如何防治胃食管反流病訪問了二軍大附屬長海醫院消化內科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許國銘教授。
記者:是什麼原因造成胃食管反流病的發病率增加?
許國銘教授(下簡稱“許”):隨著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們膳食結構發生很大變化:食量增多;脂肪攝入增加,另外社會競爭激烈給人們帶來巨大精神壓力等等綜合作用,成為胃食管反流病以較快速度、較大幅度增長的原因。
相對於患者人數的增加,人們對這一疾病的了解卻顯得遠遠不夠。這一方面除了缺乏相關醫學知識外,另一方面也跟胃食管反流病的症狀常與一些類似病症容易混淆有關。譬如:它最早的症狀常常是燒心、反酸、胸骨後疼痛和睡眠障礙等。很容易讓人誤以為是心髒疾病,胃病、或精神心理方面的疾病。這就更應該提醒人們:出現類似身體不適症狀應該及時就醫,盡快查清原因,對症下藥,以免延誤時機。
記者:胃食管反流病的危害在哪裡?
許:胃食管反流病的危害性,從眼前來說它所引起的身體不適,可能嚴重影響正常工作和生活,導致生活質量下降。而長期得不到有效治療則危害性更大,它可能引起食管潰瘍、食管狹窄,誘發食管腺癌;不光在消化道產生許多疾病,還可導致咽喉炎、聲帶炎;反流至氣管還可能造成吸入性肺炎、哮喘等,引起睡眼障礙。這些牽涉到消化道以外的五官科、呼吸科、神經心理等等相關疾病,有的患者胸口痛,誤以為是患了冠心病,作出了錯誤的治療,既危害了身體健康,增加痛苦,還額外支出了不必要的經濟負擔。
記者:確診疾病的途徑有哪些?
許:專業的檢查有:食管24小時pH監測,食管測壓,胃鏡檢查等,一般病人對此有恐懼感,不太容易接受,對年齡在40歲以下,無腫瘤“報警”症狀(出血、消瘦、吞咽困難等)的患者,采用質子泵抑制劑治療試驗也是非常有效的手段。不是醫師的普通人群也可進行自身判斷。首先要明確,胃內的食物和胃液反流到食管,其“罪魁禍首”是胃酸,它刺激中性的食管黏膜引起的食管炎是胃食管反流病的開始。至今我們還不太清楚為什麼會引起“反流”。在此情況下如果用強力的抑酸藥,使反流到食管的胃液呈中性,那麼即使有反流,也不會對食管黏膜起破壞作用,病人症狀會迅速緩解(一般在3—5天),因而服用質子泵抑制劑後症狀能迅速消失的,就可能是胃食管反流病。當然在判斷時我們還是要請專業醫師協助診斷,以免誤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