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下垂疾病在現今的生活中是一種高發性疾病,治療方法中西又各有不同。認識也是大同小異,那麼中醫對胃下垂的認識又是怎樣呢?讓專家給我們做一下解釋,希望能夠給大家帶來幫助。
胃下垂是指X線胃腸鋇劑造影檢查發現胃的位置低於正常,胃小彎在髂脊連線以下,且伴有臨床一系列症狀如腹脹、上腹疼痛、食欲不振、消化不良、便秘等。臨床上常與腎下垂合並存在,可為內髒下垂的一部分。
祖國醫學“胃緩”一症與現代醫學胃下垂頗為相似。胃緩,首見於《內經》,《靈樞·本藏篇》有:“脾應肉,肉月國堅大者胃厚,肉月國麼者胃薄。肉月國小而麼者胃不堅,肉月國不稱者胃下,胃下垂患者胃下者,下管約不利,肉月國不堅者,“胃緩……”的記載。說明全身肌肉健壯者胃厚,肌肉瘦削者胃薄;肌肉瘦薄與形體不相稱者,則胃的位置偏下,肌肉不夠堅實者胃緩,同時說明,患胃緩者必然有胃下。
以上便是中醫對胃下垂疾病的認識,胃下垂疾病治療及其麻煩,不過是能夠完全治愈的。如果患有此病要及時去醫院治療,必要錯過最佳的治療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