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息肉的概述
胃裡的息肉主要指由胃粘膜上皮和/或間質成分增生所引起的息肉狀病變。正常胃粘膜由於粘膜周圍萎縮,出現腔內息肉狀改變。增生性改變時,肥厚的粘膜也可出現息肉狀改變。增生性改變既可出現局灶性或彌漫性息肉狀改變。
胃息肉症狀
本病早期或無並發症時多無症狀。出現症狀時常表現為上腹隱痛、腹脹、不適,少數可出現惡心、嘔吐。合並糜爛或潰瘍者可有上消化道出血,多表現為糞潛血試驗陽性或黑便,嘔血少見。位於幽門部的帶蒂息肉,可脫入幽門管或十二指腸,而出現幽門梗阻的表現。息肉生長於贲門附近時可有吞咽困難。
胃息肉:胃息肉患者多伴有胃酸缺乏或胃酸低下,因此常出現上腹部輕微疼痛與不適,惡心、厭食、消化不良、體重下降及腹瀉等症狀。息肉表面如有糜爛、潰瘍,可發生間歇性或持續性出血。
得了胃息肉,應該怎麼辦?
首先,當發現胃部有息肉時,應做息肉病理檢查,因為有些炎症性的隆起、疣狀胃炎等容易被誤診為息肉,在確診為真性息肉後,才應考慮切除。胃裡有幾十個息肉應該考慮是不是胃息肉病,這是一種遺傳病,息肉切除後還會再長出來,並且,胃息肉病的患者常常在腸道內也有大量的息肉。做了息肉切除術後,切後的創面就像潰瘍一樣,有一些炎性滲出,需要慢慢愈合,在愈合的期間有疼痛感也是正常的,需要在正規醫院專科醫生的指導下靜點或口服用藥。另外,胃及十二指腸球部潰瘍也需及時系統的治療。
39健康網( www.39.net)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