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生活越來越好,工作越來越忙,可是我們的胃卻越來越差。人們對營養健康越來越重視,但長期以來,對胃腸營養健康問題的認識非常有限,臨床中腸道菌群失調、便秘、胃腸不適、胃腸炎等疾病發病率很高,多數人卻都不大在意,認為只不過是有點兒小毛病而已。
中國13億人口,腸胃病患者就有1.2億,其中中老年人占70%以上,消化性潰瘍發病率10%,慢性胃炎發病率30%,是全世界當之無愧的“胃病大國”。隨著人們生活節奏的加快及生活結構的改變,胃腸道疾病的發病率越來越高。另外,2007年7月,39健康發行了“健康白皮書”,其數據表明“56.18%的網民有胃痛現象”。說起胃病,大約有八九成的人都患過或患有此類疾病。為此,39健康網發起胃健康調查。以便全面了解大家的胃健康狀況,有利於廣大網友提高對胃病的防治意識,免受困擾。希望這份調查報告讓您了解更多的胃病常識,讓胃快樂工作。
參與調查人群基本資料分析
本次調查歷時一個月,得到廣大網友的大力支持與配合,共收集有效樣本22152份。參與調查的人群主要為中青年,其職業主要包括:銷售人員、教師、司機、IT、醫務工作者等。
中國白領胃健康狀況不樂觀
從本次調查的數據得知,65.55%的網友明確表示患有胃病,22.18%的人不清楚自己是否有胃病,只有12.27%的人肯定自己沒有胃病。前不久,IT界精英編輯因胃癌而英年早逝,讓人惋惜之余,不得不開始深思這個問題。為什麼這麼多的人患有胃病呢?其實除了與環境污染、生活壓力有關外,還與個人生活習慣有著密不可分。
關於胃部不適症狀的調查數據顯示:
腹脹 惡心、想吐:36.74%
胃痛:36.27%
偶爾有部分症狀:28.76%
返酸/燒灼感 :28.58%
嗳氣:26.06%
食欲不振:18.31%
以上症狀都沒有:5.87%
從以上數據不難看出,腹脹 惡心、想吐的症狀最多最常見;其次是胃痛;返酸/燒灼感症狀位列第三;嗳氣緊跟其後;只有5.87%的人什麼症狀都沒有。如果你已經出現了胃病的症狀就應該及時治療,一般來說,胃病發現越早,治療起來效果越好。專家建議,若有消化道症狀並持續1個月以上,應及時到醫院接受胃鏡檢查,這可使胃病檢出率達到80%以上。對於患者尤其是年輕患者來說,必須做到防患於未然。為此,平時工作壓力較大的職業人群應盡量做到生活有規律,吃飯定時定量,少吃辛辣油膩等刺激性的食物。有哪些症狀尤其值得大家注意呢?為此,小編特意采訪了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消化內科聶玉強主任:
聶主任:臨床上有一些報警症狀,如“體重下降、黑便、貧血、吃飯嘔吐、觸診腹部有包塊”等,則需要做胃鏡;另外根據年齡……[查看全文]
大家在日常工作中,都親身體會過,如身體有不適,多多少少都會影響工作。本次調查問卷,54.64%的網友表示有點影響;7.63%的人日常工作很受胃病困擾。看來受胃病困擾的人占一半以上,一旦工作受到影響,就表明症狀比較嚴重,應該引起重視。
你認為以上胃病症狀嚴重嗎?
比較嚴重:48.65%
不嚴重:46.42%
很嚴重:5.05%
從以上數據得知,近五成的人胃還是比較嚴重,還有極少數的人是很嚴重,建議最好馬上去醫院檢查治療,以免遺誤最佳治療時機。認為不嚴重的網友,也不要不在乎胃部不適,正因為大家過於小看這些不適症狀,因此,胃病惡化後才被發現。
胃病的罪魁禍首:錯誤飲食行為
關於引起上腹部(胃)不舒服的原因調查數據顯示:
錯誤飲食行為:62.09%
心情不好:30.46%
工作壓力大:19.31%
飲酒:16.55%
其它原因:16.02%
抽煙:8.63%
藥品:7.10%
以上數據顯示,錯誤飲食行為是胃部不適的主要元凶,那麼什麼是錯誤的飲食行為呢?關於這個問題,我們也特意做了專門的調查,有28.76%的網友表示只用5-10分鐘來用餐,48.48%的網友表示邊吃飯邊做其它事(如上網聊天、看書、打游戲),19.78%的網友表示不會按時吃三餐,41.73%的網友表示每餐都會吃到肚子撐為止,還有33.34%的網友表示經常以外賣、泡面、餅干為的食物作為主食,還有38.74的網友表示會經常或者偶爾進行節食性減肥。
那麼什麼樣的飲食習慣是健康的呢?小編特意采訪了相關專家:
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消化內科聶玉強主任說:每個人的飽感不一樣,胃在空腹狀態下是扁的,隨著進食,胃開始逐步舒張,稱容納性舒張。有些人的胃容納性舒張慢,張力高,吃一點胃的壓力大,就會覺得飽;有些人的胃容納性舒張快,張力低,吃很多才會覺得飽。另外,飽與精神、情緒、年齡……[閱讀全文]
廣州市第十二人民醫院吳邦富主任說:就餐時,胃腸接納食物,使食物與消化液混合成食糜,再通過蠕動讓食糜向下運行到腸道。此時,胃腸的工作緊張而繁重,需要大量充足的血液。而上網,看書等活動都會使血流量重新分配,使血液過多集中在腦部,無形之中和腸胃“爭奪”了血液,因此會造成……[閱讀全文]
下一頁:胃藥:吃你需要“商量” 39健康網(www.39.net)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