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我們知道,人感染了細菌會得病,機體受了創作會發病,飲食不注意衛生會發病,卻往往忽視了另一種非常常見,卻又不足以引起人們注意的致病因素,這就是不正常的情志變化,它可能導致很多疾病發生,胃病就是其中之一。
那麼,情志不暢與胃病的關系如何呢?
從生理上說,肝主疏洩,脾胃主運化腐熟,肝之疏洩功能正常,有助於脾胃之消化吸收。若因情志不暢,肝之疏洩功能失調,則脾胃運化功能障礙,從而導致脾胃疾病的發生,常表現為胃痛、惡心嘔吐、痞滿、泛酸等等,稱為“肝脾不調”和“肝氣犯胃”。近代不少學者通過臨床研究,認為慢性胃炎、胃潰瘍、胃癌的發生主要是由於頻繁的七情刺激所致,特別是憂思惱怒,引起肝胃不和,氣滯血瘀,氣血失調。因此,在胃病的預防上要重視精神與飲食的調攝。一旦患病更應注意樂觀、開朗,在治療上采用疏肝和胃之法,通過恢復肝之疏洩功能,調暢情志,達到治愈胃病的目的。
由於春天的特殊狀態,容易引起人的情緒不安,特別是許多精神疾病的高發期。我們要注意調節心志,做好預防保健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