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系指具有慢性或復發性消化不良症狀,持續至少4周以上,而各種客觀檢查未能發現器質性疾病,如消化性潰瘍、反流性食管炎、惡性腫瘤、胰腺或膽道疾患等。臨床常表現為早飽,也可有上腹部或胸骨後疼痛不適、燒心、惡心、嘔吐、腹脹等,相當於中醫學之“痞滿”,“胃脘痛”等范疇。西醫治療多根據症狀采用促胃動力藥治療,近年來,中醫藥治療尤其中西醫結合治療本病取得良好療效,具有消除症狀快、毒副作用小等特點,顯示出較好趨勢。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症狀不限於某一單個器官或疾病的過程,可有多種病因,而且這些症狀往往不能與病理變化聯系起來,一般胃鏡和X線檢查只發現有“慢性胃炎”或“十二指腸球炎”,而無其它器質性病變。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發病誘因很多,其中精神因素作為發病誘因比較常見。精神緊張或抑郁狀態下,胃的運動與分泌減弱,甚至可能停止,在抑郁,灰心時,腸蠕動呈抑制狀態,焦慮或抑郁的心理狀態可引起體內某些激素分泌的改變和植物神經功能改變,從而導致功能性消化不良。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主要發病機制可分為以下幾種類型:脾胃虛弱、脾胃虛寒、肝郁脾虛、肝胃不和、氣滯血瘀等。其中以肝郁脾虛、肝胃不和較為多見。患者因情志不舒、惱怒傷肝,致肝氣失於條達,進而影響脾胃運化,其病位在胃,與肝脾有關 。臨床主要表現為餐後飽脹或早飽,有的可兼有持續性或發作性上腹部疼痛不適,腹脹嗳氣,食欲不振,惡心嘔吐,燒心反酸等症狀。 認為FD臨床多存在脾虛兼邪、虛實夾雜。 患者普遍存在抑郁、焦慮情緒,治療前精神症狀與健康人之間差異有顯著性,證實FD與精神症狀相關。
目前,西醫治療FD,主要應用胃動力藥或全胃腸動力藥,如嗎丁啉、普瑞博思(西沙比利)等,雖有一定療效,但尚需配合胃粘膜保護劑、抑酸劑等,用藥繁雜,且用藥日久有一定毒副作用。近年來研究發現,中藥行氣藥與某些健脾理氣藥具有促動力作用,其促動力作用與西藥相當,另外又具有全身調節作用,而乏副反應,具有良好開發前景。在中醫藥治療FD取得良好療效的基礎上,中西醫結合治療FD的研究取得了較大進展,以中醫辨證論治為本,配合促胃動力西藥,取二者之長,標本兼治,故能取得良好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