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病康復網 >> 胃病百科 >> 胃病症狀 >> 胃痛 >> 胃寒濕型胃痛

胃寒濕型胃痛

  王先生經常在飲食過後,氣從胃部上竄,肚子脹脹的,很不好受,毛病持續多年,雖然不是什麼大病,但毛病來時總是渾身不舒服,叫他深受困擾。

  新加坡人喜歡一面吃熱騰騰、辛辣的食物,一面喝冷飲,冷熱食物一起吃,久而久之會造成胃寒濕。

  臨床90%為胃寒濕

  胃痛是常見毛病,但導致胃痛的原因很多,其中飲食習慣是造成胃病發生的主要原因。

  中醫看胃痛,和西醫不同,中醫將胃部不適分為胃寒、胃熱。兼具中醫師及西醫資歷的張磊說,新加坡胃病患者相當普遍,其中以胃寒濕占絕大多數,以他的臨床經驗看來,這類病患約占了90%。胃寒濕者較明顯的病症是舌苔白膩,也就是舌苔白白的,厚厚的,不易刮除。

  中醫如何治療胃痛

  張磊醫師說:“胃痛是中醫脾胃系統疾病當中的常見病。中醫又稱胃脘痛,是指上腹部發生疼痛的病症。現代醫學中的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慢性胃炎、胃下垂,胃神經官能症及胃粘膜脫垂等疾患均屬中醫胃脘痛的范疇。 ”

  他說,胃寒濕主要病因與飲食習慣有關,如飲食不節,嗜食生冷。新加坡人普遍上喜歡一邊用餐,一邊喝杯冰凍飲料,經常在咖啡店、小販中心可以看到,許多國人一邊吃碗熱騰騰的食物,或是咖喱魚頭等辛辣食物,又或是其他有椰漿的食品,一邊又喝冷飲,經常冷熱食物一起吃,久而久之造成胃寒濕。再加上現代人的生活節奏快,精神緊張,飲食不規律,造成脾胃病發病率越來越高。

  張磊醫師說,對胃痛的治療,中醫以“理氣止痛”為臨床上通用之法,但是,還須進一步審證求因,主要辨別是病邪(寒、熱、食滯等)阻滯引起的,還是髒腑失調(肝氣郁結、脾胃虛弱)引起的;病在肝,還是病在脾胃;是實證(病邪阻滯、肝郁,肝火),還是虛證(脾胃陽虛或胃陰不足);尚屬氣滯,還是已成血瘀等幾個方面。比如:

  ——表現為胃痛為急性發作,畏寒喜暖,局部熱敷痛減,屬寒。

  治法:散寒止痛用良附丸加減。輕症僅用局部熱敷或服生姜湯、豬肚湯即可止痛。

  ——胃脹悶,甚則疼痛,嗳腐吞酸,嘔吐不消化食物,吐後痛減,苔厚膩。則為食積。

  治法:消食導滯用保和丸加減。

  ——胃脹,痛連及兩脅,打嗝(嗳氣),則屬氣滯,而且多為慢性疼痛。

  治法:疏肝理氣用柴胡疏肝散加減。

  ——如表現為胃痛連綿,喜溫喜按,沒有食欲,神疲乏力,舌淡白,多屬虛寒。

  治法:溫中散寒。用黃芪建中湯加減。

  胃痛者的飲食調理

  張磊醫師說,胃痛者的飲食調理特別重要,對於脾胃寒濕,便溏,舌苔白膩者應該少吃或是禁止吃生冷的食物,以及椰漿做的食品,從冰箱取出的水果,尤其是橘子類,應該隔一個時候才吃。同時,不論任何人,都不要在生氣後立即進食。

  他說,脾胃寒濕者可多吃胡椒豬肚湯,或是老姜煮水,對胃寒濕者具有很好的療效。胡椒和老姜則是健胃、暖胃的調味藥,可以調理好胃寒的病症,恢復健康脾胃。

  對於胃酸過多引起的胃痛,首先要糾正不良的飲食習慣。多食清淡、少刺激性食物,謹防食物中的過酸、過甜、過鹹、過苦、過辛,不可使五味有所偏嗜。

  對於長期胃痛的病人,張磊醫師說:“每日三餐都應定時,間隔時間要合理,尤其是西醫診斷為胃及十二指腸潰瘍者要特別注意。”

  須注意的是,張磊醫師說:“除了中醫的辨證治療外,應強調的一點是,胃痛也要借助西醫的檢查以明確西醫的診斷。排除惡性病變如胃癌等,以免延誤治療。對於胃病應取西醫在檢查手段方面有優勢,配合中醫的調理會取得較理想的治療效果。”

  

Copyright © 胃病康復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