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生活水平的提高、飲食結構的改變,兼之社會交往的頻繁,使得胃腸病患者愈來愈多,下面就胃腸病患者的日常養護,介紹如下,以供參考。
一、胃腸為患 飲食為先
雖然引起胃腸疾患的原因頗多,但飲食不當仍是引起胃腸疾患的首要原因,《內經》雲:“飲食自倍,腸胃乃傷”,所以保養胃腸,首先要學會合理的飲食。
1、避免過饑過飽 稍飽即止
胃腸運動有一定的節律性,當腹部出現咕噜聲時,說明腹中已經空虛,需要進食了,這就是醫學上的“饑餓收縮”,若“饑餓收縮”超過半小時以上,仍未進食,反而會出現不覺餓的感覺,這就是老百姓所說的“餓過了頭”,久之胃腸功能發生紊亂而產生疾病;胃有一定的容量,如果吃的過飽,超過胃的容量,會使胃的收縮性減弱,會引起傷食、消化不良、胃擴張等疾病。理想的吃法應當是不讓胃餓過頭或不讓胃撐的過飽。唐代醫學大家孫思邈對此有詳細的闡述:“不欲饑極而食,食不可過飽;不欲極渴而飲,飲不欲過多;飽食過多,則結積聚,渴飲過多,則成痰澼”。
2、飲食應定時定量
胃腸運動具有規律性和節律性,按一定時間產生饑餓和進行消化,胃 排空一次約需4—5小時,所以每餐間隔時間應在4—5小時之間,我國民眾的 一日三餐習慣是非常符合消化生理的。飲食應該定時定量,無時失量的胡吃海飲,容易導致或加重胃腸疾患,有些人因出差或工作忙時“廢寢忘食”,長此以往,極易打亂消化規律,一旦犯病將得不償失。
1 2 3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