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病康復網 >> 胃炎 >> 胃炎常識 >> 脾胃濕熱的症狀是什麼?

脾胃濕熱的症狀是什麼?

  脾胃濕熱的症狀是什麼?導致脾胃濕熱的原因是和人們的不良的生活習慣密切相關的,比如愛吃辛辣食物,進食的過程當中長期出現過飽的情況,或者由於身體受涼導致的人體免疫力下降,進而導致脾胃出現了炎症,那麼脾胃濕熱的具體症狀是什麼呢?下面就讓我們具體的了解一下。

  脾胃濕熱的症狀1、脘灼熱疼痛,嘈雜泛酸。

  脾胃濕熱的症狀2、口干口苦,渴不欲飲,口甜粘濁,食甜食則冒酸水,納呆惡心,身重肢倦。

  脾胃濕熱的症狀3、小便色黃,大便不暢,舌苔黃膩,脈象滑數。

  臨床表現慢性脾胃病的臨床表現多為本虛標實,濕熱是標實的表現之一。“急則治標”,當濕熱上升為主要矛盾時就要以清化濕熱為主,健脾助運為輔。

  溫膽湯出自《三因極—病證方論》,組成為陳皮、半夏、茯苓、枳實、竹茹、炙甘草、生姜、大棗。原“治大病後,虛煩不得眠,此膽寒故也,又治驚悸”。其藥性的溫涼全在組成藥味量的大小。該方組方簡,性質平和,通過靈活加減,虛實寒熱表裡證均可應用,臨床應用遠遠超出了原記載的證治范圍。老師們常用其方加減治療脾胃濕熱證。方中二陳湯燥濕化痰,理氣和中。半夏燥濕化痰、和胃降逆、消痞散結,陳皮理氣和胃,氣行則濕化,茯苓健脾滲濕,甘草調和諸藥,益氣和中,生姜、大棗健脾和胃,使土健以勝濕,枳實下氣導滯消積,祛痞助濕化,竹茹甘寒降逆和胃,清熱消痰。共奏祛邪扶正,化濕清熱,理氣導滯之功效。雖寓健脾之意而不壅滯,化濕而不助熱。清熱而不助濕,治療脾胃熱證頗為對症。

  由於濕熱證的纏綿難愈,臨證需審證求因,辨別濕與熱孰輕孰重,靈活加減。脾胃濕熱證多見脘腹脹滿,痞悶不舒,惡心納呆,口干不思飲或飲而不多,口中粘膩,大便粘滯不爽或秘結,舌質淡紅或紅,舌苔黃膩,脈弦滑數或緩。濕重於熱加蒼術、藿香、苡仁、蔻仁、菖蒲;濕熱並重去生姜、大棗,加黃芩或黃連、茵陳;熱重於濕較少見,亦不能過用寒涼,在濕熱並重方中加蘆根以清熱生津利小便,加萊菔子、焦槟榔,使熱從大便而去。傷食加焦三仙、萊菔子;肝郁氣滯加柴胡、蘇梗、厚樸;脾虛明顯加蒼術、白術。外感引發的脾胃濕熱,在辨證施治方中合入溫膽湯,表裡同治。脾胃濕 熱證患者,胃鏡檢查往往發現胃中潴留液較多,粘性較大,此時重用蒼術,以芳香疏化水濕,醒脾助運。

  脾胃濕熱的症狀是什麼?通過上述內容的相關介紹,希望大家對脾胃濕熱的症狀有所了解,如果出現了以上的症狀最好是到正規的醫院進行檢查,然後根據診斷結果進行相應的治療。

Copyright © 胃病康復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