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病康復網 >> 胃炎 >> 胃炎常識 >> 解析膽汁反流性胃炎發病機理

解析膽汁反流性胃炎發病機理

膽汁反流性胃炎亦稱鹼性反流性胃炎,是指由幽門括約肌功能失調或行降低幽門功能的手術等原因造成含有膽汁、胰液等十二指腸內容物反流入胃,在胃酸作用下,破壞胃粘膜屏障,引起H+彌散增加,而導致的胃粘膜慢性炎症。

膽汁反流性胃炎常常由於膽汁反流入胃而引起上腹痛、嘔吐膽汁、腹脹、體重減輕等一系列的症狀表現。常見於胃切除、胃腸吻合術後,總發病率約5%左右,其中BillrothⅡ式胃切除術後的發病率為BillrothⅠ術式的2~3倍。鑒於其症狀、病理變化以及治療反應與其他胃切除後綜合征有所不同,Roberts等將本病從胃切除後並發症中分出,列為一種獨立的病症。

那麼,膽汁反流性胃炎的發病機理是什麼呢?和小編一起來了解了解吧。

【膽汁反流性胃炎發病機理】

膽汁反流性胃炎的發生首先要有幽門功能喪失或幽門關閉不全的基本條件,如在胃切除或胃腸吻合術後,膽汁可直接返流入胃;某些病人並無手術史,十二指腸內容物可通過關閉不全的幽門返流入胃,引起返流性胃炎。膽囊切除後,儲存膽汁的功能喪失,膽汁持續流入十二指腸,如通過關閉不全的幽門而返流入胃,同樣可以引起返流性胃炎。

單純膽汁:直接接觸胃粘膜一般不引起損害,但可通過其刺激胃酸分泌的作用,膽鹽與胃酸結合可增強酸性水解酶的活力,破壞溶酶體膜,溶解脂蛋白而破壞胃粘膜的屏障礙作用,H+逆向彌散增加,進入粘膜和粘膜下層,可刺激肥大細胞而釋放組胺,後者又刺激分泌胃酸和胃蛋白酶,最終導致胃粘膜炎症、糜爛、出血。膽汁與胰液混合後,膽汁中的卵磷脂與胰液中的磷酸酯酶A起作用而轉化為溶血卵磷脂,如返流入胃,也可造成胃粘膜屏障的損害。

胃泌素:可刺激胃粘膜細胞增殖以加強其屏障作用,防止H+的逆向彌散,但在BillrothⅡ式胃切除術後胃泌素分泌減少約50~75%,這可能是本綜合征的重要發病原因之一。

胃切除術後:膽汁返流入胃是常見現象,但並不是每個人都發生症狀,其發病原因還可能與下列因素有關:

①胃排空障礙,返流液在胃內滯留時間長,pH升高,殘胃中需氧菌及厭氧菌更易生長,這些細菌可使膽鹽游離而引起胃粘膜炎症,從而出現症狀。

②膽酸成分改變Gadacz發現膽酸成分正常者不發生症狀,而去氧膽酸明顯增高者常有症狀。

③胃液中存有細菌,有症狀患者的胃液中都有革蘭氏陰性桿菌或假單胞菌,使用強力霉素可減輕症狀;而無症狀者的胃液中均無細菌存在。

④胃液中鈉濃度,鈉濃度超過15mmol/L者易發生胃炎,而鈉濃度低於15mmol/L者無胃炎。

Copyright © 胃病康復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