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病康復網 >> 胃潰瘍 >> 胃潰瘍常識 >> 飲食指南:吃火鍋的十大誤區

飲食指南:吃火鍋的十大誤區

天氣寒冷,熱鬧又暖身的火鍋是親友聚會的首選。近日許多媒體紛紛指出市民吃火鍋存在不少誤區。今天小編為大家解讀誤區,提出吃火鍋的健康建議。

誤區一:吃太急傷消化道。

許多人吃火鍋特別心急,食物從鍋裡剛撈出來一蘸調料就吃,這樣很容易燙傷消化道。

事實上,口腔、食道和胃黏膜一般只能耐受50℃-60℃,而火鍋濃湯溫度可高達120℃,食物燙熟即吃的話,很容易燙傷口腔、食管和胃黏膜。再加上麻辣等刺激,容易誘發各種消化器官炎症和潰瘍。

建議:把食物從鍋中撈出後,先放在小碟裡,待微涼再吃。

誤區二:貪圖鮮嫩病入口。

不少人貪鮮嫩,把生肉、生魚、生內髒等一燙就立即撈出來吃。此時,那些寄生其中的致病菌或寄生卵很難被殺死,極易引起胃腸道感染等疾病。

建議:海鮮、肉類、動物內髒等食物一定要煮熟煮透再吃。

誤區三:生熟不分易污染。

許多人把生肉夾入火鍋,就用同一雙筷子夾菜送入口中,這樣也極易把生食中的細菌帶入口中,甚至污染整盤食品。

 

另外,如果吃火鍋的餐具不加以區別使用也會致病。

建議:將夾、盛生食的碗筷與直接入口的餐具分開。同時,為避免交叉污染,最好使用公筷。

誤區四:冷熱交替傷腸胃。

很多人覺得吃火鍋時趁勢再喝上一大杯冰鎮飲料就更爽。這樣一冷一熱,會強烈刺激胃部,甚至導致胃部痙攣或胃痛。

建議:吃火鍋少喝冰鎮飲料,可選擇一些溫熱的涼茶或者植物蛋白飲料。

誤區五:配白酒會燙傷胃。

吃火鍋,尤其是辣鍋會刺激腸胃擴張,造成消化道充血,損傷腸胃黏膜。

如果此時再喝白酒,其中高濃度的酒精會破壞胃表面的黏液保護層,並讓胃壁蛋白質受損,產生類似“燙傷”的效果。

建議:吃火鍋可喝一兩杯啤酒,但一定不要過量。最好喝些涼開水或茶水、酸奶等。

誤區六:小料味重鹽超標。

北方人吃火鍋尤其愛用醬料,韭菜花、腐乳、沙茶醬等含鹽都較高,而且特別容易附著在食物上,導致人們吃鹽過多。

建議:用新鮮辣椒、蒜蓉、麻油等佐料代替醬料,不但可提升食物香味,還能控制鹽分攝入。

誤區七:先吃肉再吃菜。

許多人都是先把涮肉吃個夠,才想起來放點蔬菜。這樣很容易導致脂肪和蛋白質攝入過量。

建議:先涮一些蔬菜,不但能減少肉的攝入量,還能增加膳食纖維和維生素。

誤區八:不吃主食難平衡。

許多人吃火鍋從來不吃主食。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副教授范志紅說,吃些主食非常重要。一來,主食中豐富的澱粉能在胃腸內形成黏膜,減少火鍋的刺激。二來,吃了主食,就能減少吃肉的量,而保證足夠的碳水化合物供應,有利於營養平衡。

建議:在火鍋吃到一半時就吃些淡味的主食,或者涮些澱粉含量豐富的土豆、紅薯等。

誤區九:火上加火難養生。

很多人愛吃麻辣鍋,這樣會不斷加重對咽喉部和胃腸道的刺激,容易導致咽喉腫痛、胃潰瘍、胃炎、腹瀉等消化道疾病。尤其對北方來說,冬天比較干燥,麻辣食物會使身體消耗大量水分,不利於養生,還易導致冬季皮膚瘙癢的發生。

建議:吃麻辣火鍋要搭配涼性的蔬菜,比如冬瓜、絲瓜、蓮藕等,最好用麻油、淡醋等做蘸料。

誤區十:美味湯底惹痛風。

涮完火鍋濃美的火鍋湯是許多人的最愛。殊不知這樣的湯裡已經溶解了許多食材中的嘌呤,長期過量食用可能導致痛風。還有的海鮮、酸菜鍋底裡,亞硝酸鹽的含量也不低。

建議:久煮的火鍋湯一定不要喝。

Copyright © 胃病康復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