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麥皮牛奶粥
麥皮100克,牛奶300克,砂糖100克,黃油5克,鹽適量。麥皮煮粥(先以水浸泡約半小時)將熟時加牛奶,再煮約10分鐘,加白糖,黃油,鹽煮至麥皮已爛。益氣健胃,可治經常胃脘疼痛,腹脹,嗳氣吐酸等症,也是胃或十二指潰瘍者的食療飲食。
2、牛肉粥
鮮牛肉50克加糯米100克砂鍋內煮成粥,加姜蔥油鹽各少許,再煮2,3沸即可。補中益氣,滋養腸胃。不宜涼吃需趁熱食用。
3、羊肉粥
羊肉150-200克切丁,粳米100克,蔥3枚,姜3片細鹽少許。砂鍋煮粥,趁熱服用,冬季為佳。益氣補虛,溫中暖下,壯胃健脾。
4、早晚養胃粥
粳米50克、大棗10個、蓮子20克。蓮子用溫水泡軟、去芯,粳米淘洗干淨,大棗洗淨。三者同入鍋內,加清水適量,旺火煮開後,文火熬煮成粥。根據個人口味調味後早晚食用。養胃健脾,還可防治缺鐵性貧血。
5、山藥百合大棗粥
將山藥90克,百合40克,大棗15枚、薏苡仁30克及大米適量共煮粥。每日2次服食。山藥具有補脾和胃之功能;百合清熱潤燥;大棗、薏苡仁健脾和胃,諸物合用具滋陰養胃、清熱潤燥的作用。本粥特別適合胃病中醫辨證屬胃陰不足者,患者常表現為胃脘隱痛、饑不欲食、口乾咽燥、形體消瘦、舌紅少苔、脈細。
6、桑椹粥
將煮好的大米白粥、小米粥、麥片粥等白味粥,調入桑椹粒和桑椹汁。通便養胃、消暑清熱。
7、沙參米粥
每次取北沙參15克,搗碎,選用粳米50克,冰糖適量,同入沙鍋內,加水500毫升,煮至參爛米花,湯稠湯面有油為度。或用新鮮北沙在30克,洗淨切片,如法同煮為稠粥;若用南沙參煮粥、則先將南沙參碾成細粉,每次用粉15克,調入粥內,同煮為稠粥。早晚二次溫熱服食。3~5天為一療程。具有潤肺養胃、清熱養陰、祛痰止咳的功用。
8、養胃粥
粳米100克,糯米100克,紅棗10枚,熟牛肚200克,牛肉湯1000毫升,蔥姜末少許,文火煮成粥,加少量麻油、味精後,供一日4—5餐食用。有養胃、健脾、補中益氣的功效。
9、益氣粥
薏米仁50克,糯米100克,紅棗7枚,蓮子20克,冰糖20克,加水100克煮成粥,與補血粥同食或交替食用。有補中益氣,健脾開胃之功效。
10、蓮子百合糯米粥
蓮子、百合少許,洗淨後在水中泡20分鐘;糯米洗淨在鍋中煮開,置小火約10分鐘後,下泡好的蓮子和百合;將蓮子、百合、糯米煮至稠,放入適量的白糖即可食用。
11、糯米麥粥
糯米500克小麥600克煮成稀粥,食時加白糖。補腸胃,強氣力,養心神,斂虛汗。
99藥劑師溫馨提示消化不良等胃腸功能紊亂者不宜喝粥,而應選擇其他容易消化吸收的飲食,如面條等柔軟面食,細嚼慢咽,促進消化。煮粥時還應放適量面鹼,調和酸性,這樣更利於養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