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病康復網 >> 胃病百科 >> 其他胃病 >> 胃出血 >> 胃出血出現後的檢查

胃出血出現後的檢查

隨著人們生活變化,會出現各種各樣的疾病,胃出血疾病也是其中的一種,大家都很清楚就不的症狀越多,帶給我們的傷害就越大,還有就是疾病出現後的檢查也是很重要的,那麼胃出血出現後該做哪些檢查呢,一起往下看來了解一下吧。

胃出血出現後的檢查

1、化驗檢查:急性消化道出血時,重點化驗應包括血常規、血型、出凝血時間、大便或嘔吐物的隱血試驗肝功能及血肌酐、尿素氮等。

2、特殊檢查方法

(1)內鏡檢查胃鏡直接觀察,即能確定,並可根據病灶情況作相應的止血治療。做纖維胃鏡檢查注意事項有以下幾點:①胃鏡檢查的最好時機在出血後24~48小時內進行。②處於失血性休克的病人,應首先補充血容量,待血壓有所平穩後做胃鏡較為安全。③事先一般不必洗胃准備,但若出血過多,估計血塊會影響觀察時,可用冰水洗胃後進行檢查。

(2)選擇性動脈造影在某些特殊情況下,如患者處於上消化道持續嚴重大量出血緊急狀態,以至於胃鏡檢查無法安全進行或因積血影響視野而無法判斷出血灶,此時行選擇性腸系膜動脈造影可能發現出血部位,並進行栓塞治療。

(3)X線鋇劑造影因為一些腸道的解剖部位不能被一般的內鏡窺見,有時會遺漏病變,這些都可通過X線鋇劑檢查得以補救。但在活動性出血後不宜過早進行鋇劑造影,否則會因按壓腹部而引起再出血或加重出血。一般主張在出血停止、病情穩定3天後謹慎操作。動脈造影及內鏡的檢查。

(4)放射性核素掃描經內鏡及X線檢查陰性的病例,可做放射性核素掃描。其方法是采用核素(例如99m锝)標記病人的紅細胞後,再從靜脈注入病人體內,當有活動性出血,而出血速度能達到0.1ml/分鐘,核素便可以顯示出血部位。

胃出血症狀表現

1、嘔血和(或)黑便:是上消化道出血的特征性表現。出血部位在幽門以上者常有嘔血和黑便,在幽門以下者可僅表現為黑便。但是出血量少而速度慢的幽門以上病變可僅見黑便,而出血量大、速度快的幽門以下的病變可因血液反流入胃,引起嘔血。

2、失血性周圍循環衰竭:出血量400ml以內可無症狀,出血量中等可引起貧血或進行性貧血、頭暈、軟弱無力,突然起立可產生暈厥、口渴、肢體冷感及血壓偏低等。大量出血達全身血量30%~50%即可產生休克,表現為煩躁不安或神志不清、面色蒼白、四肢濕冷、口唇發绀、呼吸困難、血壓下降至測不到、脈壓差縮小及脈搏快而弱等,若處理不當,可導致死亡。

3、氮質血症。

4、貧血和血象變化:急性大出血後均有失血性貧血,出血早期,血紅蛋白濃度、紅細胞計數及紅細胞壓積可無明顯變化,一般需要經3~4小時以上才出現貧血。上消化道大出血2~5小時,白細胞計數可明顯升高,止血後2~3天才恢復正常。但肝硬化和脾亢者,則白細胞計數可不增高。

5、發熱:中度或大量出血病例,於24小時內發熱,多在38.5度以下,持續數日至一周不等。

胃出血的判定

急性胃出血是上消化道出血的最常見原因,約占70%左右。引起急性胃出血的常見疾病是胃、十二指腸球部潰瘍、胃癌、出血性胃炎及口服阿斯匹林、考的松等藥物引起的急性潰瘍、嚴重燒傷和大手術等引起的應激性潰瘍等。

判定急性胃出血,主要是根據急性大嘔血和黑便。一般出血不超過500毫升,多以嘔血為主,也有以便血為主。患者嘔血前有惡心感,便血前有便意感,便後雙眼發黑、心慌,甚至暈厥。病人面色蒼白、口渴、脈快無力,血壓下降。潰瘍病患者多發生有規律的上腹痛,用硷性藥物可使疼痛得以緩解。X線鋇餐檢查對潰瘍病的診斷具有重要意義。胃癌病人除可能被觸及包塊外,還有明顯食欲不振、上腹不適、消化不良及消瘦等表現,且病情發展迅速。X線鋇餐檢查及胃鏡檢查有助於確診。藥物引起的急性潰瘍或外傷引起的應激性潰瘍者,大都有長期內服阿斯匹林、考的松等藥物的歷史或近期做過大手術、發生嚴重燒傷等情況。

通過以上知識的介紹,相信大家對胃出血出現的檢查項目有所了解了,胃出血疾病是嚴重的,我們一定要將此病重視起來,多去了解有關胃出血的知識,尤其是出現胃出血後一定要正確的做好檢查項目,才能去判斷疾病,也會對治療有幫助。

Copyright © 胃病康復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