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精神調護:情志失和為很多疾病的致病因素,古人對其最有認識,從“百病皆主於郁”等古語中可見一斑,憂思惱怒,郁怒傷肝,肝氣不疏,橫逆犯胃,胃失和降,上逆而發本病。因此要保持精神愉快,心情舒暢,避免一些能引起情緒波動的刺激,使肝發揮正常的疏洩功能。《莊子刻意》中雲:“平易恬淡,則憂患不能入,邪氣不能襲。”可用養鳥、種花、琴棋書畫等調節情志,排除憂思惱怒,達到愉快自得的目的。另外,還要適當地參加體育活動,既可流通氣血,增強體質,又能陶冶情操,使人怡情放懷,氣機流暢。古人雲:“人體欲得勞動,但不當使極欠。動搖則欲得消,血脈流通,病不得生。”但鍛煉不可過量,應量力而行,持之以恆,方可獲益。廣大醫護工作者也應注意對病人進行這方面的調護,用高度的責任心及愛心幫助患者,放下包袱,消除顧慮,使其慢慢達到遇事不急、不怒,用穩定的心態面對事物,從而更能配合藥物治療,達到治愈疾病,縮短療程的目的。
(2)飲食調養:飲食與健康的關系十分密切,因此要注意飲食衛生,不食生冷不潔食物,不過食肥甘厚味之品,不饑飽無度。調節飲食方法主要有:①食量適當,勿饑飽無常。貪食過度或暴飲暴食,超過了脾胃的消化功能,就會導致積滯難消,脾胃失運。三餐的分配也應合理,早餐精些,午餐量多些,晚餐宜少進,若需要夜餐,則應以軟飯為宜,勿飽食入睡。《飲膳正要·養生避忌》中雲:“若食飽不得便臥,即生百病”。
②飲食選擇:應以素食為主,少食葷腥之品,因五谷,蔬菜多無明顯的寒熱之偏,又易消化吸收,不易釀濕生痰,故以素為主是我國養生的一貫主張。另外,飲食應順四時,合地宜,季節有四季之分,地域有四方之別,食物有寒熱溫涼之性。故選擇食療應順四時之受,合地區之異。冬季宜多食溫熱性食物如羊肉、雞肉;夏季宜用消淡偏涼之品,如黃瓜、西紅柿;在暑季濕熱交蒸之時宜用西瓜等消暑除濕之品;秋季宜用生津潤燥之品;如蘋果、香蕉,而少用辛辣之物,以免灼傷胃陰。
(3)慎起居,嚴防外邪入侵:①生活要有規律,按時作息,勞逸結合,保證充足的睡眠;②適寒溫,隨氣候之變,增減衣被,防迎風沐浴,涉水淋雨,久處濕地,夜深露臥,納涼取暖,也宜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