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下垂是指站立時,胃的下緣達盆腔,胃小彎弧線最低點降至髂嵴連線以下,稱為胃下垂。輕度胃下垂多無症狀,中度以上者常出現胃腸動力差,消化不良的症狀。臨床診斷以X線、鋇餐透視、B超檢查為主,可以確診。
胃下垂如何診斷?
1、上腹壓痛不固定,可隨體位改變,某些患者觸診時可聽到臍下振水聲,也有少數下垂明顯者同時有肝、右腎及結腸下垂征象。
2、X線檢查,胃腸鋇餐造影可見:
(1)胃體明顯向下、向左移位,重者幾乎完全位於脊柱中線的左側。
(2)胃小彎弧線最低點在髂嵴連線以下。
(3)無張力型胃其胃體呈垂直方向,體部較底部寬大,胃窦部低於幽門水平以下,蠕動無力,緊張力減退,鋇餐滯留,6h後仍有1/4~1/3殘留胃內。
(4)十二指腸壺腹部受牽引,拉長,其上角尖銳,十二指腸第二部常位於幽門管後面,即向左偏移。
(5)十二指腸第3段可因腸系膜動脈壓迫而呈十二指腸壅滯。
3、飲水超聲波檢查,飲水後測知胃下緣移入盆腔內。
如何預防胃下垂?
少食多餐
由於胃下垂患者消化功能減弱,過多的食物入胃,必然會滯留於胃面引起消化不良。所以,飲食調理的第一要求便是每次用餐量宜少,但次數可以增加,每日4—6餐為合適。進餐的類別中主餐宜少,蔬菜宜多,經濟條件較好者可每日喝一杯牛奶,蒸一碗蛋花,吃幾塊餅干作為正餐的補充。
細嚼慢咽
胃下垂患者的胃壁張力減低,蠕動緩慢,如果狼吞虎咽那吃下去的食物就會填在胃中。另外,口腔對食物的咀嚼過程還會反射性刺激胃的蠕動,增強胃壁張力。所以,用餐速度要相對緩慢些,細嚼慢咽以利於消化吸收及增強胃蠕動和促進排空速度,緩解腹脹不適。
營養均衡
胃下垂患者大多體力和肌力都很弱,加之消化吸收不好,容易產生機體營養失衡,故較正常人更感到疲勞和精神不振。因此,患者要注意在少量多餐的基礎上力求使膳食營養均衡,糖、脂肪、蛋白質三大營養物質比例適宜。其中脂肪比例偏低些。因為脂肪特別是動物脂肪在胃內排空最慢,若食脂過多,就會使得本已排空不暢的胃承受壓力增加,加重食物潴留,故而要適當限制。而蛋白質食物應略有增加,如雞肉、魚肉、瘦豬肉、半熟雞蛋、牛奶、豆腐、豆奶等,將其做得細軟些並不會影響消化吸收。通過增加蛋白質攝入,可增加體力和肌力,緩解易疲勞等症狀,也可改善胃壁平滑肌的力量,促進胃壁張力提高,蠕動增強。
減少刺激
刺激性強的食物如辣椒、姜、過量酒精、咖啡、可樂及濃茶等,可使胃下垂患者的反酸、燒心症狀加重,影響病情改善,故而這些食物應盡量少吃少喝,有所限制。侗少量飲些果酒和淡茶是有益的,有利於減緩胃下垂的發生與發展。
防止便秘
胃下垂患者的胃腸蠕功往往都比較緩慢,若飲食不當或飲水不足則容易發牛便秘,而便秘又會加垂胃下垂程度,所以,患者應特別注意防止便秘。日常飲食中多調配些水果蔬菜,因為水果蔬菜中含有較多維生素和纖維素,尤其是後者可促進胃腸蠕動,使糞便變得松軟潤滑,防止便秘發生。如清晨喝杯淡鹽水或睡前喝杯蜂蜜麻油水,以緩解和消除便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