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嚼慢咽助消化
細嚼慢咽,並不是隨便說說,而是因為胃腸消化吸收的需要。
食物中有豐富的營養素,它能供應我們每天工作、學習、運動,還有身體成長發育的物質和能量的需要。
食物中的這些營養素,主要有蛋白質、糖、脂肪等。它們並不是身體可以吸收利用的現成物質,而是需要經過相當復雜的變化、加工過程,才能被人體所利用。這個加工過程就叫做消化。
消化過程由消化系統的各個器官負責,主要有口腔(牙齒、舌、唾液腺)、咽部、食道、胃、小腸(十二指腸、空腸、回腸)、大腸(升結腸、橫結腸、降結腸、乙狀結腸)、直腸和肛門。消化過程從口腔開始,一直到直腸、肛門排出糞便為止。
食物的消化,就其性質來說,可以分成兩種,就是機械性的消化和化學性的消化。機械性消化的目的,是為化學性消化准備條件,也就是把食物磨碎,便於化學變化的充分進行,再就是揉捏、推動,使食物沿著消化道不斷向前推進。
消化的第一關就是機械性消化——咀嚼,用牙齒把食物切割、撕裂、磨碎。當然,在口腔裡也有初步的化學性消化,如唾液澱粉酶可以把澱粉分解成麥芽糠,但它還需要進一步消化。
食物咀嚼後,就開始吞咽,通過咽部,進入食管再進入胃。食物一開始進入食管,就不由人的意志支配了。食物通過食管,主要是靠食管壁上不隨意的平滑肌的蠕動,把嚼爛的食物推人胃中。這個過程,並不象孩子們坐滑梯那樣“此溜”一下子就滑下去,而是象蟲子蠕動那樣,慢慢往下推。如果不細嚼慢咽,一是太粗糙的食物有可能把食管壁的粘膜擦傷,引起炎症。再就是狼吞虎咽,前面一口食物還沒有通過食管,後面一口又跟了下來,兩三口食物積存在食道裡,食道也“吃不消”哩,這時人就會感到“發噎”。經常擦傷食道和發噎,對食道健康是不利的,甚至是食道癌的誘發因素之一。
食物進入胃以後,就和胃液混和了。這時候,食物一方面與消化酶進行化學變化,一方面由胃的肌肉收縮,揉捏擠推,進行充分接觸、消化,變成豆腐花一樣的“食糜”。如果食物沒有充分磨碎嚼爛,那麼,有一部分磨壓的工作就留在胃中去做。胃的肌肉工作負擔不就要加重了嗎?口腔中牙齒有十分強有力的咀嚼肌來負責咀嚼,而胃卻沒有這樣強有力的肌肉來工作。這樣,天長日久,胃總是“勞累過度”,就要鬧胃病了,消化不良、胃炎……等等,都可能出現。
再就是,囫囵吞的大塊食物,不能與消化液充分接觸,消化過程也進行得不充分,有好多營養索自白浪費掉,長期下來,人的營養就不足了。
細嚼慢咽,就是為了使食物充分消化,更好地吸收,減少胃腸負擔,避免消化道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