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界中,可以食用的東西幾乎成干上萬種,而且不同的搭配還可以制作出很多口味不同、營養功能也不同的食物。但是不論哪種食物,它都具有自己的屬性和特征,如有的食物偏寒性,有的食物偏溫性,有的食物是甜的,有的食物是酸的。
所以從一定程度上來說,食物首先具有緩解饑餓、提供營養的功效,其次,它還具有一定的藥理功能,能夠治療很多病症,如果利用了食物的這一功效,也就應和了中醫所說的“飲食療法”了。
食物的屬性按比較泛泛的分類,可以分寒性、涼性、溫性和熱性四種,這也就是平時所說的食物的“四氣”。中醫往往就利用食物“四氣”的屬性、采取“寒則熱之、熱則寒之”的疾病治療原則來對某些疾病特別是胃病進行預防和治療。
食物的“四氣”又稱“四性。即寒、涼、溫、熱四種不同的性質。其中寒與涼、熱與溫的性質相同,只是程度上有所不同。
中國的傳統醫學認為食物的”四氣“是與病症或髒腑經絡的寒熱性相對而言的,不同的食物可歸入不同的經絡和髒腑,並對人體的機能和不同的疾病產生不同的功效。一般來說,寒性和涼性的食物由於其自身的特性,與只有寒、涼性的藥物有相似的功能,食用後可以起到清熱、瀉火、解毒的作用,對一些熱症、火症等具有一定的治療作用。這類食物主要包括黃瓜、茄子、冬瓜、絲瓜、西紅柿、苦瓜、黑豆、綠豆、西瓜、梨、沙參、百合、玉竹、石解、麥冬、養麥、豆漿、豆腐以及甲魚、黑色等,對於思有熱症的患者,平時多吃一些這類食物,對病症的緩解很有幫助。
與此相反,一些屬於熱性或溫性的食物也與熱、即的藥物的性能相似,也具有補虛、怯寒的功效,對於患有寒症、虛症的患者,平時多吃一些具有溫、熱性的食物,對緩解疾病有好處。這類食物主要包括大蔥、大蒜、韭菜、蕪要、蘿卜、茵香、狗肉、雞肉、羊肉、鯉魚、鲑魚、對蝦、車子、栗子、桃、橄榄、大棗、蓮子、荔枝、生姜、紅糖、人參、白術、桂圓、黃連、五昧子、杜仲、當歸等,這些食物都具有溫、熱的性質,患者可以根據自己的病情及身體狀況適當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