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下垂的發生主要和膈肌懸吊力不足,膈胃、肝胃韌帶松弛,腹內壓下降及腹肌松弛等因素有關。多見於瘦長體型、經產婦、多次腹部手術有切口疝、消耗性疾病伴有進行性消瘦或臥床少動者。
胃下垂的臨床表現
1.腹脹及上腹不適
患者多自述腹部有脹滿感、沉重感、壓迫感。
2.腹痛
多為持續性隱痛。常於餐後發生,與食量有關。進食量愈大,其疼痛時間愈長,且疼痛亦較重。同時疼痛與活動有關,飯後活動往往使疼痛加重。
3.惡心、嘔吐
常於飯後活動時發作,尤其進食過多時更易出現。這是因為一次進入較大量食物,加重了胃壁韌帶之牽引力而致疼痛,隨之出現惡心、嘔吐。
4.便秘
便秘多為頑固性,可能由於同時有橫結腸下垂,使結腸肝曲與脾曲呈銳角,而致通過緩慢。
5.神經精神症狀
由於胃下垂的多種症狀長期折磨病人,使其精神負擔過重,因而產生失眠、頭痛、頭昏、遲鈍、抑郁等神經精神症狀。還可有低血壓、心悸以及站立性昏厥等表現。
胃下垂的治療,要以功能鍛煉和飲食調養為主。患者應經常參加體育活動,在全身性運動的基礎上,著重對腹肌進行鍛煉;沒有條件使用體育器械鍛煉者,可采取仰臥起坐的簡便方法,每日做三至五次,每次做累為止。
在普通仰臥起坐的基礎上,可以練習半仰身坐。它是在仰臥起坐的基礎上,對腹直肌進行強化訓練的有效方法。做仰臥起坐時,上體由平臥升起至與地面成45度角前不是腹直肌負擔最重的階段。因為這是起動階段,有胸鎖乳突肌、胸大肌、肋間肌、腰小肌、腰大肌和髂肌等的協同工作。超過45度後,由於上體重心至臀部支點的“阻力臂”不斷縮短,腹直肌所起“吊車作用”的負擔量越來越小,因而也不是腹直肌負擔最重的階段,只有處在45度角才是開發它“抗阻力生長機能”的最佳時機。
因此,延長身體在45度角的持續時間是增大腹直肌刺激量的有效方法。
半仰身坐的方法:仰臥在地板或床上,雙手抱頭,兩腳勾住床頭的皮帶等固定物。接著,挺胸直腰、頭部上頂,以拉長上體的“重力臂”。然後,意念腹直肌發力,上體平穩升起,當與地面成45度夾角時,保持姿勢不動,做靜力性鍛煉。呼吸為順暢的胸式呼吸,不能屏氣憋勁。靜停30秒左右為一組,遂仰臥或起身休息。可利用休息時間進行深呼吸和腹部自我按摩。練習4~8組,每組間歇一分鐘左右。練到一定程度後,便可延長靜停時間。隨著半仰身坐能力的不斷提高,可兩手在頭後抱握啞鈴或槓鈴做動作,以增大腹直肌的負荷量,促使其強壯。另外,還可結合做一些拓展性的動作。
溫馨提示:飲食要少食多餐,選擇易消化而富於營養的食物,餐後應臥床休息45分鐘至1小時,以減輕胃的負擔;減少站立時間,避免過度勞累。中藥可服用補中益氣丸(湯),對康復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