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國醫學認為胃炎發病與外感六淫、飲食失調、情志所傷、勞倦過度等有關,臨床表現有以胃痛為主、有以嘔吐為主、有以吐血為主、有以嘈雜為主等等多種多樣。病理變化有寒邪犯胃、有食滯胃腸、有瘀血阻絡等極為復雜。
且病情又有輕重緩急的差別,不同的時間、地點與個體發病,對胃炎的病情變化也會產生不同的影響。因此,必須善於從復雜多變的疾病現象中,抓住胃炎病的本質,治病求本;根據邪正斗爭所產生的虛實變化,扶正祛邪;按陰陽失調的病理變化,調整陰陽;按髒腑、氣血失調的病機,調整髒腑功能、調整氣血關系;按發病的不同時間、地點和不同的病人,因時、因地、因人制宜,這就是中醫治療胃炎總的原則。
脾胃虛寒型胃炎的主要表現:
它的主要表現為胃痛隱隱,喜溫喜按,空腹痛甚,得食痛減,泛吐清水,納差,神疲乏力,甚則手足不溫,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脈虛弱或遲緩。
病人脾胃虛守,病屬正虛,故胃痛隱隱;寒得溫而散,氣得按而行,所以喜溫喜按;脾虛中寒,水不運化而上逆,故泛吐清水;脾胃虛寒,則受納運化失常,故食納較差;胃虛得食,則產熱助正以抗邪,所以進食痛止;脾主肌肉而健運四肢,中陽不振,則健運無權,肌肉筋脈皆失其溫養,所以疲乏、手足不溫;脾虛生濕下滲腸間,故大便溏薄;舌淡脈虛弱或遲緩,皆為脾胃虛寒,中氣不足之象。
辨證以胃痛隱隱,喜溫喜按為其特點。
脾胃虛寒型胃炎的治療方法:
它治以溫中健脾,方以黃芪建中湯為主方。方中黃芪益氣補中;小建中湯溫脾散寒,緩急止痛。若泛酸者,可加吳茱萸暖肝溫胃以制酸,另可再加瓦楞子。泛吐清水較多者,可加干姜、陳皮、半夏、茯苓等以溫胃化飲。再可加椒目、防己則化飲之功更大。如寒勝而痛甚,嘔吐肢冷,可用大建中湯(川椒、干姜、人參、饴糖)建立中氣,或理中丸(人參、白術、干姜、炙甘草)以溫中散寒,中陽得運,則寒邪自散,諸證悉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