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病康復網 >> 胃病百科 >> 胃病預防 >> 胃粘膜的護理保健

胃粘膜的護理保健

中醫學認為“脾胃為後天之本”。胃與十二指腸、小腸、大腸等直接參與食物的消化吸收和殘渣廢物的排洩,它們的功能是否正常,直接影響機體的健康。

在中醫藥寶庫中,有很多調理脾胃、疏通腸胃的中藥,有的能直接影響胃腸道的消化吸收功能,有的則是間接影響。

例如大黃就有很好的疏通腸胃的功能,而桂枝、肉桂、生姜、吳茱萸、白豆蔻、砂仁、丁香、高良姜等,都能溫胃散寒。桂枝能促進唾液及胃液的分泌,幫助消化,有很好的健胃作用,

桂枝,對消化系統的疾病用得很多;肉桂為溫裡要藥,古人謂之“暖脾胃,除積冷”,肉桂所含的桂皮油能刺激胃黏膜(作用較緩和)使胃液分泌增加,蠕動增強;桂皮油對腸道也有興奮作用,能促進腸蠕動。

中醫學認為,脾主運化,即脾能運化水谷精微,運化水濕。所謂運化水谷精微,實際上即指營養物質的消化、吸收和運輸等功能。脾氣健旺,則消化、吸收、運輸功能旺盛。中藥中有不少藥具補氣健脾功能,如黃芪、人參、黨參、白術、孩兒參、山藥、白扁豆、大棗、黃精、茯苓、薏苡仁等。對於消化、吸收功能減弱的患者,這些藥都可考慮選用。拿黃芪來說,中醫視之為補脾補肺要藥。現代研究表明,黃芪對消化性潰瘍有良好的治療作用。

消化系統是最容易反映人體疾病的一個系統。臨床所見的許多器質性疾病或神經官能症,常以消化系統症狀為患者的主要陳訴內容。當然消化系統本身疾病則更是如此。通過仔細分析這些症狀,可發現病變的具體部位。如上腹痛伴有黃疸者,多由肝膽疾病引起;左上腹痛向左背輻射者,可能屬於胰腺病變;陣發性臍周腹痛伴水樣或糊狀腹瀉者,指示多為小腸病變;出現膿血糞便者,則多為結腸的問題;出現右下或左下腹痛者,多考慮為回盲區或乙狀結腸的病變;單純上腹痛、腹滿腹脹、嗳氣反酸者,多為胃、十二指腸病變。

Copyright © 胃病康復網 All Rights Reserved